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建武术特色学校,推动农村初中体育发展
范文

    【摘要】武术作为初中的必修科目,校园武术运动的推广及发展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农村初中开展武术教学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笔者以所在学校武术作为特色发展项目,为推动武术进校园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园武术 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76-01

    武术进校园早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学生体质的最好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武术在学校开展并不理想,特别是教材上规定的内容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了,不过在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创编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

    一、合理评估学校的情况,找出推广校园武术的问题

    1.社会各界对武术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足

    江苏省在对武术进校园中特别的重视,大力推广武术操,但目前应试教育下,学校只重视考试科目,对武术认识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不重视。

    2.武术专业教师不足,基本配套设施不足

    在本市通过问卷调查武术专业的老师不到总数的10%,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基本上没有,相关部门也很少开展相关的培训,就算开展也面临着场地器械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很多学校甚至从来都没有开过武术课,这是困扰校园武术的又一难题。

    3.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无法适应时代潮流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武术教学内容形式化,变成单纯的教授武术套路,老师教学生练,而忽视了武术技击和健身心的教育,现在到处可见是全民学习跆拳道,而对中华传统项目武术学习少之又少,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一些练习的方式,想出一些对策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以本校武术特色发展为例

    以连云港市连云中学校园武术的开展情况,结合多年武术教学经验和相关的理论学习提出以下几点内容,希望能为校园武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转变武术教学观念,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学校成立“校园武术特色發展领导小组”,规划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方向,组织校内外人员对校园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多次参加武术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武术场地器材进行改良,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习武先习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校园中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熏陶,通过给学生观看相关的武术宣传片,武术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视频,以及课间给学生播放激情澎湃的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感知上营造一种通过武术可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型,以及通过防身术学习,起到保护自我的意识。

    2.结合地方特色制定教学内容

    以西游记文化作为教材创编的主要依据,初中生有着很强的模仿意识,但教材上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如介绍孙悟空的金箍棒,学生的练习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创编出了棍术的72个招式。结合攻防结合,并加上了音乐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通过情景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练习武术棍的意义,也能提高武术的练习水平。在练习形式上主要突出攻防,突出进攻与防守,这在武术课堂中不可或缺。除了教材的创编之外也引进了国内外优秀的武术专家创编的武术套路,比如连云港张金树老师创编的柔乐球操,作为学生学习武术的必学项目,全校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操练每人必须掌握的柔乐球操也为丰富大课间的活动提供了保障,大课间先进行统一的柔乐球操练习,每个班在班主任的带领在进行各班的特色项目(太极扇,柔力球,刀术、棍术、对练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武术水平,组建了武术社团,选拔一批基础性好的同学,吸纳为武术队成员,进一步教授一些竞技性和高难度动作,编排武术节目,提高了校园武术的整体水平为全面推广武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搭建校外平台,给学生更的展示机会

    首先是体育教师加入连云港武术协会,掌握必要的武术裁判规则,为校园武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学校附近驻扎部队很多,请多名教官给学生传授了基本的防身擒拿技术,也增加了学生的国防意识,联系社区进行民族传统文化节目表演,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赞赏,也让很多家长看到武术带给学生的乐趣,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武术竞赛和大型武术表演节目,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为学校武术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口碑,特别是让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让学生了解武术竞技的魅力,为喜爱武术的同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武术在当前的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推广虽然没有像校园足球那么大的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基础本来就是参差不齐,武术专业的教师又严重缺乏,教材内容繁难陈旧,导致了很多学生选择跆拳道而不是我们的民族传统项目武术,相关的领导在应试教育之下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场地器材更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武术,导致了校园武术停滞不前,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传承。

    2.建议

    农村初中应加大对校园武术的重视,规划一条适合本校实行的发展方向,多吸取一些开展效果好的学校的经验,吸取百家之长,也要多听听家长和孩子的意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武术,喜欢上武术。加大对相关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学习,提高武术专项技术水平,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业务水平。

    此外结合地方特色创办符合学校发展的方式。武术进校园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为了实现中华伟大复兴中国梦切实可行的发展浪潮,校园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更能推动农村初中体育的发展,为学生终身锻炼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岗,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2]肖雅康.中小学武术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2013,(5):23-25.

    [3]周立.广州市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2.

    作者简介:

    张尧雷,男,1991-,汉族,籍贯江苏连云港市,本科,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