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教学课程中的实施 |
范文 | 梁雪芬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的知识被写进了书本内,虽然这些知识使我们同时代一起进步,但是他也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体现的越来越少,很多初中生因为在中考中数学和外语比语文更加重要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热情就没有重。这些现象令我们教师深深担忧,学生们没有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会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的丢失。所以从初中开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58-02 在和平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比拼已经由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比拼发展为文化软实力的比拼。我国有古老的历史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还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以初中语文为例很多学生都不重视语文,更不重视传统文化。本笔者认为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密切结合,使传统文化能在教育中得到合理的应用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好办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的减少 现代科技使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期,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享受,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出现更是让人们体验了足不出户的社交快感,这些东西占用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人们享受他们所带来的五光十色的感官享受,但随之也因为他们出现了一些问题,青少年在面对这些诱惑时的把控能力相比于成年人来说较弱更易沉浸在这些网络社交之中。对于纸质的书籍学生看的越来越少,他们更喜欢捧着手机看一些“网络名著”追自己喜欢的歌星看一些无用的偶像剧,对于老师学校们留下的像假期读一本书假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这类无法检查的作业更没有好好完成的算。 在初中生的课本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越来越少,中考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对于语文的考试来说,一些中考不会考的知识点很多中学生多会选择不去看不去背。规划的这些“重点”本是为了学生好的,但却因为这个害了学生们不去注重,重点之外的知识,他们少了自己的思考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不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他们通过考试“重点”所了解的传统文化是课本中的一部分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青少年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中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民族自豪感。 2.初中老师在教育中起的作用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学生的升学率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升学率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名气而且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教育部的重视,也有可能会得到外界人员的资助,把学校办得更大更强。所以学生的成绩是学校关注的重点,自然也是老师们重视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中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套路”存在的,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成绩,使更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好的成绩,往往会交给学生自己所总结的专门应对中考的一些答题技巧,例如现代文的阅读就会有很多的模板来应对答题,就算你不会也没看懂这道提问的什么也没关系,只要写上老师给的模板都会得到一两分。只要上课听力了老师的总结就可以得分那么很多学生就懒得思考也不想去读去背大量的知识来积累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有古诗文的鉴赏,古诗文本应该是语文课上讲的最多也最有东西可讲的,但是因为在中考中只考古诗文的默写不考赏析,在课堂上老师就象征性的讲一讲翻译,完全把这首古诗所真正包含的意义给忽略了。甚至有的老师把讲古诗的时间让给了现代文大阅读毕竟这首古诗在中考只考默写。而我们的学生自己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只一点,对于老师给模板,不讲不重要的古诗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 我们虽然拿到了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分数但对于语文这门课我们却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没有给学生培养出阅读的兴趣,也丢掉了语文对于學生们道德培养和文化培养的责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他还蕴含着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对祖国的理解,对于个人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味。 二、如何提高传统教育在初中生眼中的地位 1.合理加大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 以文言文为载体更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向学生们传播,合理提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提高文言文的比重可以让老师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们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语文进行的新课改发挥语言文化的优势,通过老师们和教材向学生们弘扬民族精神并且挖掘出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在其中寻找到丰富的哲理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006年9月13日国家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主要规定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方面的事情,尤其对中小学生对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重点关注。应该加强初中生对古诗文的阅读与理解和增设类似书法剪纸等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此纲要的颁布出台部分解决了现阶段传统文化不受学校重视的问题,提升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是将来国家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加强教师眼中传统文化的地位 我们已将了解到了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程度也曾加了课本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已将完成了,现阶段很多学校的教育主体都是青年教师,让他们一下适应这个过程很难以为他们之前也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以他们有限的工作经历他们也未能掌握如何加强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 因此也应该接受培训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老师的文化底蕴,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足够的个人素养和民族使命感。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调动亲身经历投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得到阅读的独特乐趣。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促进心灵的成长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发现美学会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学习语文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追回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 3.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收复香港澳门,“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以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道路,这使我们中国在世界强国之间也能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所带给我们的民族智慧。中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现在很多国家都成立了海外的孔子学院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认识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贵,而对于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有如此磅礴的文化底蕴。所以通过语文课堂让祖国的未来当代的学生们可以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到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精神。 三、结语 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而逐渐加深,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喜爱上了她。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起来,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课中的比例,改善原有教育手段完善教师队伍,这些才能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教育中的现状,真正令孩子们知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中国国民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蓉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6(13):158-159. [2]江勇.通识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与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