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活化素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范文

    杨贵

    【摘要】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庞大,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以及综合实践技能都有重要的培养价值。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生活化素材的科学运用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生活素材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90-02

    《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这一教学理念,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数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分析数学原理,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完善他们的数学实践技能。

    一、运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基础差异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弱,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意义重大。相对于语文学科中丰富的寓言故事、人文情境,数学知识显得相对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知识单调、学习兴趣不足。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相关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圆柱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八宝粥、饮料等易拉罐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分析,让学生看看厂家标注的容量是否达标。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分析数学原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导自己自己设计圆柱形的包装风格,鼓励学生探究饮料到底是细长的好,还是短粗的好?看哪种设计方式更节省材料、美观大方。通过数学知识获得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实践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热情会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也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圆柱体性质知识的综合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氛围下不断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这样的生活化素材渗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运用生活素材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知识相对抽象,课本知识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不同的学习认知、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相对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一些定理、公式的时候,学生在课下生活中也能够正确运用,但是一旦出现在课本上或者试卷上,不少学生就会傻眼。如果学生对于数学定律、数学思想不理解,就很难牢固掌握。所以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运用生活素材进行渗透教育,通过生活素材的运用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抚平学生的畏难心理。

    比如在教学比例知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来计算大树高度、计算建筑高度、计算旗杆高度等等。在测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各种已知条件进行逆向思维、创新运用,加深他们对于各项定律知识的综合运用。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运用所学知识来测量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留守学生与外地打工父母之间的距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规律的辨别与总结,降低他们对于抽象知识、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生活素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毕竟教材只有薄薄的一本,而数学知识则是无边无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做好学生的课堂知识、课本知识教学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体会到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加深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生活现象的综合感知。

    比如在教学圆柱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牛奶用方盒装,饮料却用圆瓶装呢?引导学生通过课下的观察、统计、测量、对比、总结来进行数学知识的综合学习。进而进行问题的探究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会发现:方形比圆形能够节约空间,牛奶大多需要冷藏,冰柜空间有限,方形更为经济适用。另外圆形饮料能够方便直接饮用,牛奶很少会直接喝……通过这些生活素材、生活案例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运用,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养成科学的观察发现、实践探究习惯,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就能够让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对于测量方法、数学原理有一个更为科学、全面的理解。

    四、运用生活素材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俗话说“学以致用”,数学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的理论学科,更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学科,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育,重视学生课堂之外的拓展运用,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既能够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还能够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善于结合已学知识,联系生活素材进行“实践练兵”,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创新运用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比如节假日商场、超市的打折活动、满减活动,其实多是分数乘法或者小数乘法的应用。面对商家的宣传,我们不能盲目消费,而是应三思而后行,深入发掘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做出明智的选择。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我们切不可盲从,以免上了商家设下的小圈套,吃了眼前亏。具体消费的过程中应该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对比,选取最优惠的消费方式。比如50元的商品和150元的商品,“打9折”和“每满100减10元”你会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需求与数学计算结果进行最优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总之,数学知识涉及范围广、知识体系大,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難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多样化与丰富性,也要重视学生的课下实践探究,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实践运用技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