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
范文

    刘佳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现阶段的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新媒体的应用逐渐的影响着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不论是从学习方式方法上,还是思维习惯上都有着深刻影响,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这一点考虑进去,应当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重点就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G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8-02

    引言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凭借现代化移动通信技术、数字网络技术等为广大受众提供服务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优点,成为高校师生人际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从多媒体获取的信息中,也含有大量未经过滤的不良信息,对于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冲击。高校在肩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道德素质等思想政治方面进行培养。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规避其弊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特点分析

    1.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泛化性”

    这里所说的泛化性主要指的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传播范围的泛化,传统的媒体中信息传播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不同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但是新媒体打破了这种弊端,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随意传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传播边界;其次是传播关系的泛化。传统的信息传播状态受到了地域空间的影响,大多数的信息只在一个闭合的环境内进行传播,但是新媒体就打破了这种界限,信息可以跨越社会、文化以及心理进行无障碍的传播;最后是传播主体的泛化,传统的媒体传播主体是固定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但是新媒体时代中,任何人都可以变成信息的传播主体,也可以成为任何信息的传播客体,传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传统媒体那么明显。

    2.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碎片性”

    传统的媒体中少数的传播媒介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论,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是新闻的传播主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将新闻传输出去,这就直接导致每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权力是相同的,传统的媒体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具备阶级性,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方式以及传播各类信息的渠道,新的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人们对于媒体的认知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在过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绝大部分只来自老师,老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新媒体教育形式发展。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传播形式丰富多样、传播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新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微信、微博、移动端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使用频率最好的媒体,并且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重大新闻、道德标准等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信息。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具体、更鲜活的教育内容,通过新媒体信息传播对大学生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影响,新媒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的进步和与时俱进,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效率

    新媒体的呈现形式新颖独特、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符号,也可以是声音、动画等,它能够以生动的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习。新媒体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拘束于教师在课堂上知识信息传播,新媒体逐步使思政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第一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第二课堂”转变。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新媒体获取更全更广更有趣的思想政治内容,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政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端APP有效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不仅使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思想政治信息,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更加快捷的互动和讨论,对大学生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效率。

    3.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所以说,新媒体也可以作为一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由于新媒体即时性、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传播信息量大的特点,新媒体能够通过搜索、捕捉的方式随时随地搜集到更全更广更有趣的内容,同时新媒体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感情抒发的重要媒介,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移动端APP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向大学生展示更加详细、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端APP等新媒体获得更加系统、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这样新媒体打破了时间、空间等的限制,拓宽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三、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分析

    1.广泛使用,但了解程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拥有各种类型的新媒体产品,新媒体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传统媒体。在有关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媒体。手机和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点,如传播速度快、功能多样、经济性强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偏向于选择快餐式的信息,在阅读方面缺乏方向感和厚重感,新媒体的平面化和碎片化消解了知识的深度。尽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对其了解不够,在有关新媒体了解程度的调查中显示,对新媒体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一般不到,反映出大学生在新媒体方面的知识素养偏低的现象。

    2.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是用于人际交流、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等方面,其中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手段。另外,一些学生利用新媒体中的游戏、影视等丰富课外生活或通过各大门户网站查阅资料、获取资讯等。

    3.新媒体更易被大学生接受,但可靠性与真实性不高

    与传统媒体相比,以90后为主体的在校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方式获取信息,主要是原因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更倾向于接受和了解事物,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受环境的影响,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小得多。在相关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可新媒体方便、快捷等优点,但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更高,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传播的信息更具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更高。

    四、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

    1.利用新媒体拓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

    新媒体的普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造成了新社会问题的滋生,例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拉紧,但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淡薄,导致现代大学生缺乏心灵的交流,找不到有效排解压抑情绪的方式,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新媒体可大大拓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通过QQ、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自由的交流,排遣不良情绪,减轻压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从分发挥自己,从而享受学习和生活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增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2.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扮演着接受的角色,教师灌输什么,学生就吸收什么,教师也将所有学生教育成同一模式,极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新媒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学生通过新媒体接受新信息,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也可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让自己得到跟多人的了解和认可,也可使自己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新媒体技术有效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3.利用多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教师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随着学生能动性的不断增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可将更多的信息和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科通过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借助于新媒体,学生可对课堂上接受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将课堂上的知识与最新信息紧密结合,进行实时讨论和交流。但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应注意新媒体中未经过滤的不良信息,对于学生无法准确分辨的信息,老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备更多的优势,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学会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功能,以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转变其落后观念,引导学生选择性的接受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避免不良信息和不健康内容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伍冬云.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6(06):175-176.

    [2]胡亚凡,谷雪峰,于晓波,张华.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挥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3.

    [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34(07):193-19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