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范文

    张静

    【摘要】攻击行为是自闭症儿童身上所存在的最容易受到父母和教师等人关注并令其感到烦恼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为对自闭症儿童的同伴交往以及社会融合有消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具体描述了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分类以及表现,可以更好的促进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开展。对现有研究进行讨论反思,也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攻击行为 成因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02-02

    引言

    自闭症儿童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因为自闭症儿童存在重复刻板行为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一些缺陷,所以这种攻击行为会对自闭症儿童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会干扰他的课堂学习,从而会导致减少独立行动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1]。

    目前国内领域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多集中于刻板行为的研究,对攻击行为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于功能评估和干预策略方面。国外的关于自闭症攻击行为的研究相比较多,且起步比较早,对于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表现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体系,对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攻击行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会有消极的影响,且对其家庭和父母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从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分类和表现方面进行梳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帮助家长和教师缓解焦虑,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这一个挑战性为。

    一、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

    目前关于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分析较为成熟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有关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的解释

    研究表明,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基因有很大的关系。通过Unever,Cullen和Pratt的研究可以发现,遗传因素会通过影响自闭症儿童的个体特征从而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如低自我控制和冲动。因为自闭症是一种基因-神经生理方面的疾病,基因与神经生理因素造成自闭症患儿的大脑神经在信息传导时出现混乱或阻滞的问题,是属于生物障碍,并且“遗传学和神经学方面的原因会导致行为过度和自我控制能力差”[2]。Brendgen,Girard,Dionne,和Boivin的研究也表明,50%的攻击行为都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且身体攻击很容易从通过母亲遗传给孩子。这些研究发现告诉我们,遗传对于攻击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母亲要注意在怀孕期间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基因的产生。虽然遗传因素是很难通过人为来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基因的形成,尽量减少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基因的出现。

    (二)有关攻击行为的神经化学的解释

    一些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可能由于大脑神经发育的特殊问题,比如精神障碍等,而出现攻击行为。有研究表明,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通过改变大脑的化学物质,负责调节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递质就会产生障碍。Brendgen研究发现,对于3-8岁的自闭症儿童来说,从早上到晚上,皮质醇水平的增加与攻击行为的增加是成正比的。当一个孩子长期被忽视或一直处于有很大压力环境中的时候,孩子的大脑会逐渐变得不那么能够释放皮质醇,所以皮质醇水平的降低就会抑制大脑应对压力的能力,然后就会导致焦虑、易怒和攻击他人或者物体[3]。

    (三)与自闭症儿童有关的因素

    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一般个性比较急躁,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可能儿童是获取他人关注与爱的一种方式。由于多种原因,自闭症儿童难以从父母或者家庭成员那里得到足够的关爱,所以他们想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取父母或者家人的关爱。有时候由于自闭症儿童与别人沟通时,由于言语沟通有限,所以他们很难表达清楚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想法,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攻击行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攻击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调整的一个外显的方式。

    (四)与外部不良环境有关的因素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学习到的。所以儿童容易从外部的不良环境中习得很多不良的行为,包括攻击行为[4]。并且一些特殊儿童由于长时间地被人嘲笑或者被同伴拒绝,也会积累起较多的负面情绪。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里很容易因为他们的缺陷而被其他同学嘲笑讽刺,等等。如果长期处在被同学和拒绝的氛围下,儿童可能因为某个外部的小小事件而情绪爆发,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干预策略

    弗洛伊德的侵略本能理论表明,消极攻击能量的释放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进行,如锻炼或写作的形式。攻击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管外界的刺激是什么,都可以在個体中积累[5]。驱动理论表明攻击是在满足最基本的人类需求,如食物,水,睡眠,性别,爱和认可的挑战,在满足目标的挑战,挫折超载的结果。当难以沟通的需要,满足目标的需要,或需要没有充分的满足,挫折感建立,和侵略更容易被释放[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一种学习行为,具有社会功能。攻击是通过观察攻击性的个体,或直接体验在一个环境中的侵略行为,学习是攻击的主要决定因素。孩子更有可能成为积极的学习模仿侵略行为观察到的作用模型,如父母,家庭和同龄人.但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这些理论为我们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7]。

    具体的干预策略包括,用于正强化功能的干预策略、用于负强化功能的干预策略和用于感觉刺激或者感觉调整功能的干预策略。所谓行为的正强化功能即指个体的行为可以为其带来他人给予的、满足期待的强化物。负强化功能是指个体的行为可以导致个体所厌恶的刺激物停止、减少、延缓出现或者不喜欢的人离开,通常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拒绝、逃避或者回避的行为。感觉刺激或者感觉调整的功能指的是,个体行为可以为个体带来内在的感觉方面的刺激,或者减少个体感觉方面的不舒适感。

    三、反思與建议

    攻击行为的成因与表现分类对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看待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基因与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神经化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大脑的神经发育方面来分析攻击行为的成因。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因素主要揭示的是攻击行为发生时,自闭症儿童情绪情感方面的一些体验与变化。最后的外部不良环境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攻击行为外在环境方面的触发因素。由此可见,引发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内在生理机制的触发,感觉调整,社会交往困难、沟通模式异常和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等等,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所以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多的在各个因素怎样可以联合方面做深入探讨,共同促进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改变方面寻找突破。

    参考文献:

    [1]FarmerCA,AmanMG.Aggressivebehaviorinasampleofchildrenwithautismspectrumdisorders[J].ResearchinAutismSpectrumDisorders,2011,5(1):317-323.

    [2]Barkley,R.Medicatingkids[J].PublicBroadcastingSystem.Retrievedfrom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medicating/interviews.barkley.html.

    [3]BrendgenM,DionneG,GirardA,etal.Examininggeneticandenvironmentaleffectsonsocialaggression:astudyof6-year-oldtwins.[J].ChildDevelopment,2005,76(4):930–946.

    [4]WamburaPN,MeersJ,KattenbeltJA,etal.TheDevelopmentalDynamicsofAggressionandthePreventionofSchoolViolence[J].Journalof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2007,15(4):197-208.

    [5]FeshbachS.Dynamicsandmoralityofviolenceandaggression:somepsychologicalconsiderations.[J].AmericanPsychologist,1971,26(3):281-92.

    [6]DollardJ.Frustrationandaggression[M].YaleUniversityPress,1940.

    [7]Bandura A.Aggression: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4,26(Volume 80,Number 1):1101–11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