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简述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范文

    管凤琼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摒弃,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填补了传统教学方法所存在的漏洞,并且也为初中数学教学开辟了绿色渠道,为进一步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此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33-02

    众所周知,数学科目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是当前新课改中较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占据了课堂主体,是知识传授的主要人员,长此久往会导致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产生制约。然而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当中,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所带来的影响性包括三点:第一是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思维。作为数学活动中的主要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维从本质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与效率,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摒弃传统的教学缺陷,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第二是幫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数学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对问题加以探索,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发挥了解疑答惑的作用,并且能够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加以思考,尤其是在合作学习当中,还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创新性;第三是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一般而言,只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因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造成打击,而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改善这一缺陷与不足,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且主动的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所带来的优势与作用十分明显,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探究与分析,将其应用其中,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在传统灌注式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局面,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然而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可改善这一现状,但是,仍然有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意义,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体现,对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学习局面,并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出发,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方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与点拨,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接受者与知识创造者。

    2.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在新时期,数学教师需要从本质上出发,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与变革,真正实现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有效性。其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所制定的教学计划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制定精良的ppt,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屏幕的方式展现,其中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不可一味将教材中的知识穿插其中,要在ppt播放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并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小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画面中学习,并且也可以实现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创新变革。

    3.采取多元化评价机制

    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中数学教师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制定多元化评价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而言,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所求出的答案并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而是要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利用多元化评价可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并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成长,提高数学技能。另外在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方法与结果,对此数学教师需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善于引导学生对多种问题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4.创设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

    毋庸置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在问题中所展开的,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乐于接受,其中,利用情景教学可以还原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下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果。一般而言,数学教师在选择情景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实现具象化,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一次式加减的时候,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所讲解的同类项概念与合并同类项法则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数学教师需要先询问学生5X与1-4X属于同类项吗,如果不是同类型,那么在计算5X+(1-4X)的时候能否将其中的括号去除,通过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积极探究与分析。另外为巩固知识点,数学教师还要让学生将2y-(y+5)de答案进行计算,并且为学生设置障碍,比如讲2y-y+5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答案是否是正确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即整体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密.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11):180.

    [2]李冬月.浅析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74.

    [3]杨志强.“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1(12):48.

    [4]黄正芳.“自主式”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108.

    [5]徐志勇.探究性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2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