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
范文 | 张红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72-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的严重的冲击,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育发展的立足根本。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十分落后,教学模式死板套路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学方法枯燥、单一,使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低,无法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没有明确教学目标,课堂缺乏活力 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水平不足,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太过随意,课堂教学时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效率还不高。同时教师由于缺乏感染力,教学时没有激情,使原本快乐的课堂变得缺乏活力,教师枯燥的讲,学生被动的听,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单一的数学题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师:同学们在逛商场或超市的时候,都会遇到打折商品,你们会不会心动呢? 生:会! 师:今天,老师也遇到了打折商品,大家来帮老师算一算,要买这些东西要带多少钱才够呢? 某超市苹果搞特价活动,每斤苹果卖2.4元,买四斤送一斤。老师买了20斤苹果,至少需要带多少钱? 学生经过讨论分析知道买五斤只需花四斤的钱,进而计算出老师实际需要花多少钱。可先求出20斤中一共有多少斤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斤一共需多少钱:20÷(4+1)×4=16(斤)2.4×16=38.4(元) 还可以先求出20斤里有多少个(4+1)斤,再求出买4斤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20÷(4+1)=4(个)2.4×4×4=38.4(元) 通过这样实际的生活情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进行感受,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小区准备修建两个大花坛(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进行猜测,这两个花坛哪个大一些?学生经过思考交流总结出:要想比较哪个花坛大,就要算出它们的面积。教师可引导学生:长方形的面积大家都会算,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如何才能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出来呢?能否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呢?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切、移动、拼接,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纸片,像老师刚才演示那样进行实践操作,推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重视学生主体性,做到学以致用 要想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巩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教师可让学生测量一下一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一张纸币的长、宽是多少,自己和家人的身高有多少,大体测量下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有多少等等。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超市购物小票上的商品价格。学习了“长方体体积”后,在生活中寻找你发现的長方体,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108-109. [2]苗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8):140. [3]孟翠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0(10). [4]张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7):1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