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3A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全面进入到了教学领域,它们不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更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而这些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A教学模式即欣赏(Appreciation)、联想(Association)、应用(Application)正是一种符合以上教学模式改革要求的新型教学理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研究,论证3A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3A教学模式;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3A教学模式及自主学习的定义 1.3A教学模式的定义 3A教学模式,即Appreciation欣赏—Association联想—Application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欣赏(appreciation)是指在课前或者课堂热身环节,让学生或师生共同欣赏与本节课话题相关的一副图、一段新闻或名人警句、一个电影片段或演说视频、一首英文歌曲或诗歌,乃至某一具体实物,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促进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输入。[1] Association指联想或联系,它在3A教学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Appreciation的延伸又是Application的預备。教师在学生对“欣赏”的内容进行体会、消化、吸收、加工后,利用网络化环境下的英语信息资源所提供的各种模拟语言环境,启发学生积极展开联想,这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转折点,为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做准备。 “应用”是3A教学模式的终极环节。学生在联想环节中相互合作、相互指正,把旧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实现语言的“内化”,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虚拟现实环境的交互,再造出逼真的课堂情景,在对语言的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认知过程中达到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由此可见,在整个3A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任务型,情境型等学习方式贯穿其中,无论是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还是小组分工以及到课堂展示,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执行者,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3A教学模式任一环节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信息化资源丰富的网络环境的支持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2.自主学习的定义 国际著名远程教学专家斯蒙德·基更博士将网络自主学习定义为:“师生在准分离状态下依靠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个体自主性学习为表现形式,师生通过网络双向通信从中收益的学习方式”。[2]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自发性。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综合自身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一种内在机制。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外界压力强迫下主动进行的。 (2)主导性。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学习进度有着独立的主导权。教师只是在宏观的教学目标下进行调控,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 (3)针对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是完全自由的、任意的,它必须是在教师所设定的总体教学目标的监控下进行。 (4)有效性。学生在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能够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 我们发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只有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方法得当,学习自律性强,才能真正发挥自主学习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二、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课题组针对本研究的项目需求拟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英语信息化资源建设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英语信息化资源建设不足。 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加大了对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机房的投入,但是对于个性化学习的软件、实训室的建设比较欠缺。学院的英语教学仍局限在教材所提供的光盘、课件。 2.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单一。 目前我院英语信息化教学仍停留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阶段,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多局限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把与教材相关的一些练习贴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 3.学生自主学习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调查数据显示,课上自主学习方面,14%的学生能够按时按质按量自觉完成,30%的学生在老师监督下基本能够完成,但更多的是消极应对态度,59%的学生表示对小组任务很排斥。课外自主学习方面,6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繁重,没有额外课余时间英语学习,18%的学生表示只会完成一些强制性任务。[3] 三、3A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与分析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也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网络资源认识仅停留在手机查单词、上网查信息、聊天、游戏方面,少有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中的。另外,由于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大多迫于压力而非积极参与的状态,课外自主学习者甚少。3A教学模式的提出顺应了高职英语教学从传统讲授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这一趋势。为检测这一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作用,课题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 2.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任教的2015级护理(9)(10)两个大一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研究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一年级第二学期为研究周期。护理是我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能代表全院的一般水平,且经过第一学期的英语学习,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均有所提高,从而确保研究得以顺利实施。 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相同的教材,但在实验班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3A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借助于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以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利用微信群或QQ群布置欣赏任务,课上安排小组分工协作,布置讨论任务;课后让学生利用手机APP完成课后任务,PPT课件展示应用成果,学期结束采取50%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评价方式。在一学期的实验后,对两个班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包含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模式及手段等方面的调查。从表一可以看出,在学习动机上,实验班有学习目标的达到了86.3%,在学习方法上,自主式学习比例达到了76.5%;有周计划或者月计划的达到了87.3%,远远超过了对照班的42.1%,36.3%和21.5%。实验班在学习时间上也明显多于对照班。总体看来,实验班在英语学习上自主能力更强,投入更多。从表二我们发现,实验班在经过一学期的3A教学模式实验后,无论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还是课前任务的完成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调查还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手段比实验前也更加丰富多样化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参与也从实验前的19.8%提升到了76.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助推课堂的参与度和表现。另外,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差距(实验班平均分82.3,对照班76.8)也充分说明了3A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四、結论 综上所述,3A教学模式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它既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心理学、美学以及教育传播学的要求,又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要求。该模式既倒逼了大学英语信息化资源建设,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该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实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双赢,对信息化教学和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永凤.3A教学模式在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118 [2]崔红梅,卢春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性实证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8. [3]候玫.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张洁.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1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