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吴文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同样地,创新思维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今天,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本人联系多年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 如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化抽象为形象 1.充分利用游戏,创新思维在实践中触发。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针对小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乏参与性活动这一现状,新教材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游戏、比赛,(如:对口令、猜数、青蛙过河等等),我很重视这些形式的题目,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2.捕捉生活素材,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提升。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形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掌握它,如果脱离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富勒说过:“理论是一种宝库,而实践是它的金钥匙。”我们要力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亲自参与下获取知识,熟练技能,领悟理论的本质。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发挥学生各自思维个性差异的优势,使他们相互间的思维“推波助澜”,形成多维立体交叉的思维信息网,教师随时点拨指导,使思维产生跃变。 美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学实质上就是设法激启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参与学习,只有多参加实践,多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的第一经验,储备直觉思维的感性素材,才有可能升华为抽象思维的理性认识,产生广阔的思维联想,进而进行归纳、类比、推猜,发现新的事物,建构新的理论。三、开拓思路,重视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求异思维,发散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寻求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而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教學中,可采用多种变式练习来进行训练: 1.填空答案多样化。 教师要擅长改变教材和教纲的有限性,把唯一性的填空改编成一空多填式,以此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为使学生更熟练计算进位加法,安排一组填空,要求其尽量多填,使等式成立:8+5=□+□,□+3=6+□,□+□=6+5,9+□=□+7。 2.问题解答多向化。 从知道的条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是产生思维多向性的关键,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或从生活中具备的知识和方法,准确深入挖掘问题中具备的已知条件,努力探索,那么学生就会在发现问题和解题方法上独树一帜。 3.问题设计自主化。 此类方式是指习题只给出已知条件,至于要求求解什么、怎样求解是需要学生自主设置的。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沿着尝试多种方向设计问题,并能用相应方法解决问题。如:“由已知黄花9朵,红花3朵”,师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求和、求差、求倍数关系的好多问题,此类训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会有机会发现自己数学智慧的一面,激起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 心智是一种直觉,它是非常灵活迅捷而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表象感知,借回忆、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闪电般跳跃式地对事物本质进行判断,它是创造思维的灵魂。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然而,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事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与练习,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尤其在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冲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约束,允许学生突发奇想,甚至异想天开。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苛求过于严谨全面,让它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多少说多少,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教师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奇异的想法要因势利导,引上思维的轨道,让他们想出点门道来。 当然,在猜想中,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已知,发现规律,以此类推;或者提醒学生利用结果,进行猜测,推而广之。总之,猜想锻炼的是学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在迸发、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设计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