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范文

    方志明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学校信息教学的方式方法成为一线教师的研究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其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思路,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術课程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54-01

    前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有效、有趣味性的范例任务,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1.设计有效贴切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任务的提出必须掌握以生为本的原则,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在传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上是“师讲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浙摄版五年级下“初识PowerPoint”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任务:①了解Powerpoint作用,认识powerpoint窗口,掌握PowerPoint放映方法;②选择课题;③启动软件、输入文字、修饰文字、保存文件。任务一出,学生们认真地行动起来,遇到问题,他们或主动向课本求教,或主动向同伴请教,或主动向教师求助,课堂学习气氛井然有序。当成功完成任务时,学生的成就感都写在了脸上,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2.设计有趣味的范例进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传输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中,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作为首要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的任务情境、图像、视频、声音等多媒体的手段来设计任务,激发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电子板报的制作时,首先选择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例进行展示,学生被这些优美漂亮的版面所吸引,因此激发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了强烈的学习激情。又如,笔者在讲授使用美图秀秀处理图片时,首先用数码相机在教室里给学生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再把这张照片通过美图秀秀进行美化,当精美的图片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学生立刻兴奋起来,都摩拳擦掌,想要试试,学习兴趣高涨,培养学生传输信息能力的问题迎刃而解。

    3.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1)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任务时不要急着向学生解释说明并要求学生如何去做,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去分析任务,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笔者在讲授“初试学习平台”一课时,首先给出任务:打开学习平台,在浏览器中输入学习平台网址:http://xxpt.xxjs.zjer.cn,注册成为会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在网站上搜寻笔者要求的网址并注册成为会员。最后找出优胜者和教师一较高下。笔者在学习平台用户注册完善个人信息中轻易胜出,进而引出登录学习平台、掌握个人信息修改的方法的教学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任务中学会合作探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之间要共同合作与探究,共同分析任务、共同探索信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授“参与网上学习”的内容时,笔者尝试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选出一人为小组长,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名片DIY”主题学习任务,了解名片的作用。有的学生负责页面布局设置,调整纸张大小、页边距等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利用集体的智慧完成任务。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应用中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任务的设计问题

    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决定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所以,我们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以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与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相近

    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反之,如果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生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问题

    在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应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进行分析了解,必要时可以进行摸底检查。否则,将会导致学生在自行解决任务过程中不能自主进行操作实践,严重的影响任务的完成,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3.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监控问题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所学的知识在系统上会有所欠缺,学生可能由于求胜心切而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另外,如果以小组协作形式进行,可能有的学生抱有侥幸心理“搭车”,而不积极参与小组任务的解决工作,教师在小组分组以及监督方面则需多下功夫,并在学生解决任务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或提示。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为学生积极营造有效的、贴切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任务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伟麟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田教学探索,2013,(2).

    [2]丁小明“范例结合任务”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