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探索 |
范文 | 朱文阵 【摘要】高中教学中,化学学习是学生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学科,其中,化学平衡这一章节更是无数学生甚至教师为之头疼的课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由多方因素构成,化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教师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这一章节的抽象概念无法细致的理解消化等等。基于现阶段化学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化学平衡 因素分析 学习困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29-01 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在化学基础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是基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将高中化学的知识进一步拓展,是一章承上启下的知识内容,对高中生深入研究化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铺垫作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章节反而成为了许多学生无法理解消化的难点内容,同时,教师也在不断的研究怎样解决这一内容的教学。 一、学习化学平衡的难点所在 化学平衡作为高中化学的重点学习内容,其涵盖的范围主要是有关可逆反应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对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表示不甚满意,不仅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太过漫长,难以全部理解,更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一章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1],导致现如今这一内容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部分。 (一)概念的抽象性使得学生无法理解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一章节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内容太为复杂难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讲解,学生在看到知识点的时候根本无法理解深层含义,尤其化学学科的内容需要相应的的实验验证,让学生亲身经历之后,才能够对知识内容简单的了解。 例如:在讲解有关平衡移动的相关概念时,学生对于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一般是从原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反应,但这一过程中,影响反应出现的因素学生却无法深入的了解或是经常会判断错误,还有可能会将正逆反应速率分析错误,对于这一现象,教师要进行相关的平衡移动反应的实验,在将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进一步为学生分析或展示,比如,如果因为浓度原因出现了平衡移动反应,那么教师要将实验的含量浓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为学生做出多种不同的假设实验,让学生和教师一同见证实验的结果,加深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记忆。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解错误 在教师的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教师在化学平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极少涉及有关化学平衡的微观表征的解释,一般只讲解有关化学平衡宏观的性质,更不会涉及微观和宏观结合的讲解部分,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自然无法引起学生对于化学平衡的认知冲突[2],而且,化学平衡的微观解释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对概念无法深入的理解,只是表面了解,导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只能盲目的进行做题训练。因此,教师需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源头,及时将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将宏观性质和微观表征联系起来,建立起化学平衡的知识网,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知识概念。 二、建立宏观和微观表征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模型 (一)在微观表征上加强讲解,建立学生的化学平衡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将基础夯实,才能进一步理解高难度的知识内容,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按照这个原理进行讲授,将学生的知识深化记忆,让学生在同一个概念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应用,与其他相关联的知识连接,构建学生整体的一个知识框架。 而在化学平衡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讲解不够深入,更没有将宏观理解与微观表征相结合。所以,导致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实际应用时也出现偏差。基于此,教师应在微观表征这一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按照“可逆反应的方向(正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基本条件”,这一教学流程进行讲解,由浅至深的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基础内容完成顺利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高层次的理解。 (二)建立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模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 在学生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仅限于对化学反应的宏观表征的理解,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模型并没有建立。但是在化学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首先对化学平衡微观粒子的模型建立起来,不仅是因为化学知识是较为抽象的,无法用肉眼进行观察,還因为在科学家进行研究时,大多数是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模型概念,将所含知识一一贴合在模型之中[3],再进行相关的验证。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一个微观的粒子模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模型进行融合,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保证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一方法,让这种模拟的学习形态能够在多方面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 三、将理论概念转变为实验实例,强化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 (一)通过实例对比理解概念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只是对于概念类的知识有了浅层的记忆,对于概念具体讲述的实例不甚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一些实际例子结合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实例深入分析有关概念的知识涵盖范围。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正反例子进行对比性讲解,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拓展其他知识范围,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 (二)简化概念的表征,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理解 一般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刚刚接触的新概念都会无法抓住重点内容,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际应用时会理解错误,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的化学学习。而教师要根据这一现象提前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的主要重点提炼,将不必要的影响因素排除,保证学生能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让学生简洁明了的理解记忆化学平衡的表征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化学模型的建立 在学生进行平时的练习时,教师要将讲授给学生的实例同具体模型结合起来,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模型构建,让学生在对化学模型有了一定印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保证学生在练习时能够直接联系到模型中,让学生将宏观的概念同实际模型相结合。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网络 因为化学平衡这一章节的内容涵盖范围较为广泛,所以,知识渗透了各个方面。而教师在讲解的同时,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相应的联系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同时,将其他相关的内容拓展理解,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纵向发展的同时,也要进行横向的拓展延伸。 四、结束语 总之,在学习化学平衡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不断地实践研究中探索创新,将概念内容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开创出优异的教学新体系,从而促进化学学习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建明.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学科理解分析及教学[J].考试周刊,2017,12(69):141-142. [2]彭建明.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学科理解分析及教学[J].考试周刊,2017,14(65):142,144. [3]朱立志.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巧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8,23(18):1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