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竞赛活动课的开展策略解析 |
范文 | 冉红淑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在他们参与各种活动时表现的并非是“初生”状态。他们有接近成熟的方法、思想,有青少年独特的闯劲儿。所以,高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展示出与教师近似的“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因此,高中学生可以参与传统教学中不一样的学习活动。基于此笔者建议,高中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情态可以换一种方式在学习中加以应用。如让他们参与高中数学竞赛活动课。 【关键词】高中 数学 竞赛 活动课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1-02 通过观察高中学生的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成年人不具备的冲劲儿,也有小孩子不具备的老成。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高效化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减负增质,我们一直在尝试着改变。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是我们试图改变、试图应用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学情,将自身能力与学生能力融合起来,实现能力的最大化应用、最大化提升。笔者在做出一系列尝试之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较为肯定的课型转变是将讲授课堂转变为竞赛活动课堂。下面笔者就将对此做出阐述。 一、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当然这一点不是对教师与学生说的,而是对整个教育体系说的。在筆者看来,如何实现教育转变,实施者自然是教师,但是,实施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教师要想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得到这些元素的支持。如建立良好的数学竞赛氛围,才会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也就更能从中选拔出拔尖的数学人才。建立数学竞赛辅导专用教室,购置数学竞赛书库,提高竞赛辅导课时津贴等措施,都是对课程开发开设的保障。竞赛辅导教师充分研究竞赛辅导教材,作为最基础的竞赛课程资源,合理科学地使用好辅导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思维方式。多挖掘和介绍社会热点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体现了正面的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 二、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竞赛活动的参与者是一群有冲劲儿、有热情的青少年。他们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会被竞赛的氛围所吸引,但是,他们毕竟还是不成熟的孩子,他们在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方面还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竞赛辅导工作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竞赛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引下,必须通过制定竞赛辅导活动的课程大纲,建立明确的活动目标体系和系统的竞赛辅导规划,使学科竞赛辅导更加科学规范。在帮助学生构建有序活动氛围的过程中,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通过参加各个层次的数学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乐趣,数学竞赛活动课程化就是将每一项辅导活动都按照课程实施步骤进行,做到“六个有”,即有规划、主题、有目的、有内容、有实施、有评价。在每学期开学都必须由教研组专人负责或是教学大纲、课程方案等内容上报教务部门。 三、抵制题海战术 既然是竞赛,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备战”。那么如何为思维主导的高中数学知识进行“备战”呢?笔者认为,不能像体育运动员那样反复的进行体能训练、技巧训练,更不能仅仅参与题海战术。规范竞赛辅导形式,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课程形式都加以明确,参与必须通过一定的基础选拔,人数容量应有一定限制。为了切实达到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选课人数的限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竞赛辅导中,不仅仅是题海战术的重复训练,还应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即使是选择“题海”,也应该是精心选择之后的“以质换质”的题海。这样的题海才能让高中学生愿意在其中“遨游”。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训练方式不妨多样一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锻炼中获得成长。允许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数学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人格。 四、改变评价方式 既然是竞赛,必然就会有“评委打分”。不过基于“教学目标”的高中数学竞赛活动,我的“评委”选择,“打分”标准,都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竞赛活动时,作为活动引领者的我们,对于这一方面也要有所关注。高中数学竞赛的课程评价不能单一以学生获得哪一级的奖励为唯一标准,既然不是每位同学都参加的选修课程,我们应该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不管是否学生最后得奖,都可以进行学分认定,肯定他们参与竞赛辅导的学习。学校和教研组需要出台两类评价指标,第一就是数学竞赛辅导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等内容进行调研;第二是数学竞赛辅导的效果评价标准,对学生竞赛能力提高、学生各类获奖等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可见,高中数学竞赛活动课的评价应该以积极的正面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五、关注学生的兴趣养成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开展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目标其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变得更为积极。也就是说,兴趣也是高中数学竞赛活动课的主元素之一。竞赛辅导课程通过报名选拔把全校不同年级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未来的课程开发开设中,数学老师们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使之规划化、科学化,通过构建多层面、多方位的课程体系,使高中阶段的竞赛辅导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一位爱好数学的学生都能在数学竞赛的殿堂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创造自己的快乐。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更为复杂,初中学生的复杂性来源于“生理”,而高中学生的复杂性来源于“能力”。他们已经有了“试一试”、“独立完成”的能力,但是缺少应用能力的空间,他们有展示自我的需求,但是,缺少展示作为的平台。如何帮助学生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活动呢?笔者给出建议,既然是一群“热血青年”,不妨就为他们营造可以展现这种特点的氛围,如竞赛活动课。 参考文献: [1]刘玉琏.数学分析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金玉.活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