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接触网》课程考核方式探索
范文

    【摘要】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单一、片面的弊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相应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由传统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改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从纪律考核、自主学习能力考核、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无论从学生方面还是教师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35-01

    课程考核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起到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接触网》课程是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是“期终成绩=平时成绩(含实践成绩)10%+测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显然,在这种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太少,理论考核占的比重偏大,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通常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学生的期终成绩主要决定于期末笔试,一考定胜负,容易造成部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考前突击”,对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次,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过于片面。课程考核的内容围绕课程的全部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选择,最终导致课程考核只能考核局部内容,不能做到全面涵盖。而且,通过笔试仅能考查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在考试中无法展现。如果仅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文字表述的掌握情况,显然考核方式过于片面。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参照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操作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接触网》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课程整合成12个学习情境,共16个工作任务。相应地,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也进行探索。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就无法保障教学改革项目的成功实施。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平时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改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学生在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后,都相应给予一个百分制的过程性考核分数。完成16个工作任务将获得16个分数,然后取其平均值即为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考勤、课堂纪律、自主学习掌握程度、实训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等。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记忆性知识,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将过程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相加即为该课程成绩。

    过程性考核,考核学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的过程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纪律考核

    纪律考核包括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课堂纪律、工作纪律等。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教学生学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考勤占分值5%。学习态度、工作态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体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考核各占分值5%。课堂纪律、工作纪律是过程要求,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大多是接触网工、变电值班员、电力线路工、变电检修工等属于高压、高危岗位,在学校里就要养成严守安全工作规则、严守纪律的好习惯。课堂纪律、工作纪律各占分值10%。

    2.自主学习能力考核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式的问题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渐进式地对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老师主要从学生提交的问题答案对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占分值15%。

    3.实训操作技能考核

    《接触网》课程设计了12个工作任务,均需要动手操作才能最终完成。在训练时,老师始终会在旁边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学生在操作中可以跟小组的其他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每个工作任务均安排适当课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学生要独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个别任务必须团队作业除外),占分值50%。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无论从学生方面还是教师方面确实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推动了教学改革目的的实现。

    1.学生方面

    由于加大了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期终成绩的占比,考核重点转向过程,学生更加注重动手实践操作。并且,在教学中也增加了学生的操作时间,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熟练掌握程度明显较往届要高。

    从考核成绩来看,新的考核方式使班级成绩的及格率由以往的约65%提升到约83%。优秀率由以往的约3%提升到约12%,良好率也有所提升,中等偏上的学生成绩明显增多,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减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效的扭转了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新的考核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试运行了五年,在这期间学生对教学改革持支持和欢迎态度,并积极参与。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接触网操作技能过硬,教学效果良好,提升了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教师方面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的实施,不仅在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和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因为在新的考核方式下,技能训练项目增加,分值占比提高,学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过硬、扎实的操作技能,客观上督促教师向双师型转变,促使教师自觉提高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隨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进行,考核方式的设计也渐趋于合理,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课程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要求,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培养人才要求。

    参考文献:

    [1]宗海焕,李翔,韩浩.“电工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95-196

    [2]于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科技资讯,2015,(13):150-150

    作者简介:

    黄绘,女,广西容县,1973年6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6: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