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研究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治疗价值 |
范文 | 徐晓梅 王登基 倪林花 杨颖
【摘 要】目的:研究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使用传统常规盲探操作神经阻滞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彩超引导下操作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3.3%相对于对照组的73.3%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麻醉完成时间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实施彩超引导下操作,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临床麻醉效果确切,增加了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彩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麻醉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臂丛神经组织周围,使其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作用,进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1]。既往传统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是通过刺激神经根从而寻找异感进行定位的一种盲探操作方法,该方法阻滞的成功主要依赖于麻醉医生的操作技术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然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阻滞不完善、神经损伤以及麻醉药物误入血管引发的毒性反应等[2]。近年来随着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可视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操作中,麻醉医师可在超声引导下直观地、准确地区分神经与周围组织,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麻醉阻滞效果确切等[3]。现针对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人数为18例,女性人数为12例,年龄范围在31~64岁,平均年龄(48.45±4.96)岁,体重范围在45~82公斤,平均体重(62.41±3.45)公斤,对照组男性人数为20例,女性人数为10例,年龄范围在32~65岁,平均年龄(48.79±4.24)岁,体重范围在45~80公斤,平均体重(62.52±3.21)公斤,两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建立静脉通路。 对照组患者去枕仰卧体位,肩部垫一薄垫暴露患者麻醉部位,手臂贴于身体两侧,头部偏向对侧,标记患者的肌间沟位置,对标记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20G外周静脉套管针,于皮肤与环状软骨平面呈45°,且针尖向同侧下方进针,行走路径:锁骨下动脉搏动外侧、中斜角肌内侧缘,直至出现破鞘膜感,同时患者诉异感时,回抽以明确无血流、气体等后注射0.5%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合剂20ml。 研究组运用超声仪(GEhealthcarevenue50)的高频线阵探头,在彩超引导下对患者臂丛神经进行阻滞麻醉,患者去枕仰卧体位,肩部垫一薄垫,手臂贴于身体两侧,头部偏向对侧,超声探头置于患者喉部侧面以暴露颈内静脉、颈内动脉、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等,明确臂丛神经以及其各分支的分布情况,超声下神经组织状态呈现低回声,寻找最佳穿刺部位进行穿刺,采用20G静脉套管针,阻滞针位于探头一侧,针头与探头平行,使之处于同一声像图平面内。穿刺过程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当穿刺针到达神经周围时缓慢进针至突破神经鞘膜,回抽以明确无血流、气体等后注射0.5%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合剂20ml,直至彩超显示神经组织被药物完全浸润。 1.3 判断指标 (1)两组麻醉指标比较:麻醉阻滞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镇痛维持时间。 (2)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可分为三种,分别为优、良、差。优:患者无不适及疼痛感觉,完全耐受止血带反应,生命体征平稳;良:轻微不适感受及疼痛,需加辅助药物,但不影响手术操作,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差:患者诉疼痛明显,不能耐受止血带反应,影響手术操作,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或加用其他方式神经阻滞。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其中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率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指标比较 研究组麻醉阻滞完成时间及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镇痛维持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95,t=4.332,t=3.142;P<0.05) 2.2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3.3%相对于对照组的73.3%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2。 3 讨论 上肢及肩部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相对安全。单纯臂丛神经阻滞或者联合全身麻醉可显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应用,特别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且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然而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盲探法只能根据麻醉医生多年的经验以及临床技术进行判断[4],不能精准的确定臂丛神经穿刺位置,所以穿刺的成功率与麻醉医生的经验技术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对于如何选择正确有效地定位臂丛神经,从而有效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已然成为麻醉医生关注的重点。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作为超声应用的新领域正逐渐被临床所重视。该技术对不能配合的患者,例如意识模糊、小儿以及已经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或者定位困难以及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麻醉阻滞具有诸多优点,其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神经阻滞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效果确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可大大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由于超声技术的引入,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麻醉完成时间及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临床麻醉阻滞效果确切,有效降低了并发生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故而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常红侠,景桂霞.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03):108-110+114. 吴慧.比较桡神经浅支联合骨膜阻滞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无痛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20,26(03):11-13. 李谊.对接受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1):105-106. 张德溪,宋克伟,王远征,赵晓东,张国辉,王丽娜,徐岳杰,郑广程.感觉和运动分离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04):413-415. 何彩云.用单管喉罩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对进行手术的老年上肢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96-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