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
范文 | 杜江 【摘要】 在初中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性为原则,彰显个性特征,突显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设立情景,重視体验,倡导学生参加活动;精心策划,勉励探索,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个性品质;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扩大管理效益,打具有个性特性的学生,追求拥有个性特色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个性化 班级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23-01 引言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遵循学校基本意愿,对班级的管理方法和事务进行自发参与和创新实践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认可了学生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是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的管理行为,是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管理活动。因此本文通过对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学生个性发展,中学班级管理的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管理中要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三项策略,以供参考。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主张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全面型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并强化学生良好个性、预防并改正学生不良个性的统一过程,是促使学生现实个性向理想个性的转化过程。个性化管理教学是把学生视为管理教学的主体,充分认可学生发展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它强调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的个性潜能进行发掘,重视主观动能性和学习积极性的挖掘与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在自主发展中学会发展,让学校个性化管理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达到有机统一。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自身的智慧与能力逐渐诱导出来,激活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提升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充分发展、发挥。潜能大多是指一个人心理素质、智力、身体等方面具有的发展可能性。根据人体的身心发展顺序,在生命发展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各种潜能。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复杂的,人的具体潜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每个人巨大的潜能都依然在等待着发掘,而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把人变成人才。人的潜能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要一个窗户亮了起来,就能激活其原本麻木的本能,使许多窗户连续打开,出现由弱光发展而来的一个明亮崭新的世界。因此中学教师在进行中学班级管理时,要及时发掘学生的潜能,并让其出现连锁反应,带动学生整体潜能的提升。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经过长期的演化,人的神经系统已经生成了独立的多种智能,每种智能只有其发展的领域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引进教学中,学生每一个都具有良好发展的潜能,只不过其各自表现的领域不同,教师不应该考虑学生聪不聪明,而是去寻找学生聪明在哪一方面,学校里不应该存在差生,学生都是具有自身学习类型、发展方向和智力特点的可造型人才。中学班级管理应在全面开发学生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展现其各种智能。 二、基于学生个性发展,中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以往的班级管理大多是班主任管理学生这种常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也多数为学校常规性的活动,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拥有支配的能力和权力。由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具有主人翁的姿态,来自发参加班级的事务,自愿完成班级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性情、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人格的生化。例如:在学校开展田径运动会前期,组办召开主题班会,计划部署运动会的相关事宜,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成为运动员参加比赛、负责实时报道运动会情况、负责后勤、成为助威啦啦队一员等选择进行自主选择,在这种自发成立的组合中,由于学生是资源进行参加的,对于完成任务也会非常的投入,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二)充分引导学生参加班级活动 通常班级管理是遵循学校安排的活动,上传下达式的,班级管理单调、呆板,学生没有自主性。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对班级活动参与的兴趣程度和热情是不同的,在参与活动之后的收获与体验也是不同的,因为体验参加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特征的具体行为。因此,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也要丰富生动,应具备强烈的个性特质,构建一个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应该足够用心的引领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引导者,要充分考虑学生基本想法和情况,为学生参加班级活动开设某种学生热爱喜欢的情景,或靠拢学生的学习生活,或提高学生的热情,或展露特殊气氛,从而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投入到班级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素养。 例如:在学校举办中秋节活动,宣扬孝顺等传统中国文化时,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组织小品、情景剧等,由学生饰演各家庭角色,让学生在演出及观看中懂得团圆对于家庭的意义,让学生珍惜亲人的亲情,懂得回报与感恩,学会孝顺父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管理中要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 在和谐、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个性化特点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中学班级管理方式是一种创新的管理发生,要求教师与学生通过自身创造性的行动和思考来完成管理目标,此过程是充满创造的、活跃的、积极的。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多元化的路径,从多结果、多角度、多层次、多级起点、多方向等方面对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进行追求,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创造、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行为习惯,从而推进创新管理在班级实际管理汇总的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院校应在中学班级管理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努力为截然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各自的教育,指引学生各展所长,推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形成合理、科学、系统的个性化管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巨立庆.介入人文意识,强化个性教育——中学教育管理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6(11):14. [2]仲尧明.全面发展突出个性——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素质教育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Z2):81-85. [3]沈世红.尊崇生命彰显个性——基于百年名校如皋中学“生命化德育”特色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10):30-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