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范文 | 李翠兰 【摘要】教育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语文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职语文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和写作的基础课程,还应是一门带有人文特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课程。高职语文课程的形态是多元化的,并且拥有无限多的课程资源,这就决定了这个理论和实践“学问之路”的领域是个无尽的宝藏。因此,语文教学改革是每一位教育研究者、执行者和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语文教学 基础学科 文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20-02 引言 目前,语文在高职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存在偏差,亟需加强对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视,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职语文教育在提高语用能力、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职能。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地位不高,学科要求不明确,教学单一,从而影响高职语文课程的完善和发展,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要积极探索一条引领高职语文教学向前发展的道路,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研讨中,许多专家学者从语文课程主要任务、培养目标到高职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人文素养等核心问题来探讨。笔者归纳教育理论得出: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及培养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高职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高职语文的人文性 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高职语文既是具有基础和工具特质的学科,同时也是带有人文性的学科。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要意义,并且深刻地意识到高职语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是一种把文学、语言、人文、专业等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的“语言桥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反馈到其他的学科中去。反之亦然,不同专业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学生陶冶心灵最大的感染是通过语文课程。因此,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不仅具有语言表达的工具性,而且还具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功效。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实用性 教学内容向多元化转变,第一,扩展教学内容的外延,第二,语文教学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潮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第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开设人文精神的讲座、文学内容的解读,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鲜事物应运而生。所以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内容。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摒弃那些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所以这就需要教材编写队伍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性,能够编写出更加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开启情境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尽快懂得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中;或者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还能够增进学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境界。语文知识讲究的是融汇贯通、学以致用。针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特点,既要讲授一些优秀的经典文章,还要根据时代需求添加新的实用型文体,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知识,适当进行写作和口语训练,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语文课其实是漫游精神世界,尤其是优秀的经典作品,无论什么时候去读,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并且文学作品的解释也非常多样化,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流通,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 四、丰富语文教学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这主导作用,教师讲授在课堂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这样就会使学生参与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难以提升。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与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使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技巧,提高学生整体审美,加强正确引导。同时,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式,引入多媒体开展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课程设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化改造”,“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造”就是要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从以知识、概念等为载体,变成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关注一次课后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什么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尽可能“一体化”进行。 五、改革效果: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角色发生了转变。传统语文课“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课堂热情参与,课后主动寻找班级合作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并提交成果。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纪律和学生精神状态良好。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用人单位普遍比较满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第三,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学生为了完成一项调查报告写作任务,他就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有关信息,还要发放、回收制作好的调查表。而且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完全体现“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高雅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 [3]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李琦.浅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创新的途径[J].語文建设,201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