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医药院校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初探
范文

    张晓梅

    【摘要】《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所有医药类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为其内容抽象、概念晦涩、逻辑性强,而且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2;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41-0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以下简称微免)是中西医药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科目,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因其具有内容多、抽象、晦涩等特点,又与其他前沿学科相互交叉及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与更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异常吃力,从而逐渐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而且,有不少中医类本科生对西医相关专业的兴趣和和重视度很低[1]。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各方面情况而定,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加强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笔者根据自己在中医院校多年的教学体会,对《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在本科生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疑问、矛盾作为启发的兴奋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活跃状态,不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引入免疫的概念前可以提问: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感冒,有些人身体很好?是不是身体好就一定是好事呢?这样就可以引出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的双重性。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思考。教师此时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内容感兴趣。

    二、讨论式教学法

    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忽视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养成了依赖、被动、不习惯或不会主动参与学习,也影响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使高校教学的中心由教师为向学生转变,使教学成为交互式、讨论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法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相互交流信息、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进行教学前,教师要充分的熟悉内容和大纲的要求,围绕大纲的要求设定将要讨论的主体,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并指导学生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

    三、奥苏贝尔教学模式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就是书本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形式,是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和条件[2]。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贝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概念。“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的方法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并不固定,可以是一些陈述,也可以是一些用于说明、解释学习内容的图形、图表,甚至幻灯片、动画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

    四、病案教学的应用

    病案教学法(casebasedstudy,CBS),即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典型病案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入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比如一个人“感冒”一段时间后,患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教师先介绍病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提出问题: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感冒”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出所要学习的链球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学生经过讨论利用学到的Ⅲ型超敏反应原理分析病例,即链球菌作为抗原,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两者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激活补体,发生了炎症反应,故病人尿里会有红细胞,ASO抗体会增高;再者,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疾病一起发生,里面还涉及到共同抗原的交叉反应。教师最后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指出诊断要点与难点,而且还把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前后的许多在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会觉得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将来的临床工作中,从而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兴趣,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PBL教学法

    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研究方兴未艾,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其中PBL教学[3]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擅长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点正是现代大学生的薄弱之处。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如:在MHC两类分子的分布时,我们将功能联系起来,进行设问。MHCⅠ类分子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这种布局对机体免疫系统来说有何意义?这是值得学生思考且能够运用所学来解释的问题,通过这种引导的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积极性。

    六、类比式教学

    近几年由于中医专业中的文科生的比例在上升,使中医专业学生对偏理科的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感觉难上加难,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中加入人文性的(包括哲学,科学,背景知识、人文素质等)知识,来提高他們学习这门课程兴趣和主动性。例如,中医药院校的学生都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哲学理念上的,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包括人体内部和环境),而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际上也讲究平衡,讲究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以及病原微生物之间及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一点是他们的最基本的共同点。所以在讲课时把微免的这些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平衡进行类比的方式进行讲授,受到学生的认可。在微生物及免疫学的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时的去穿插一些学生熟知的中医理论知识,可以进行类比。

    参考文献:

    [1]王智娟,朱毅.关于中医高校西医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123-124

    [2]赖妙玲.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l21

    [3]吕昌龙,单风平,曹雅明,等.医学免疫学课程的PBL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12-1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