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范文

    邢书庆

    【摘 要】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82-01

    语文教学中,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发言、思考、讨论。那么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一、以微笑的形式授课,用教师亲切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师微笑着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充满欢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笔者曾经尝试过这两种方法教学,当板着面孔,大声斥责学生们读书声音小的时候,听到的依旧是读书声散漫无力的状态,然而用微笑的方式询问孩子们:让我听听谁的声音更洪亮、好听?让其他班级听到我们洪亮的声音好不好?这时孩子们扯着嗓子大声读课文,看到这幅画面我忍俊不禁。笔者反思,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自身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为了掩饰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这种所谓的“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虽然这种情况我试过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用自己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二、在教学中多设计游戏,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让学生多活动手指尖,用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動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无趣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教学形式,因为生动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教学《雷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雷雨前、中、后的景象,我不仅搜集了一些相关的图片,还有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直观、形象化地展现给孩子们,从而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课堂。

    五、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做一个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信息科学大爆炸的今天,我想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则应该成为波澜壮阔的长流水。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文化底蕴上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精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多面手”。要通过我们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还要吸收一些信息技术、影视、娱乐、甚至是网游方面的信息,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和学生高谈阔论、没有任何“代沟”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面对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才能满足那一张张渴望知识的脸庞。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个会调动学生兴趣的老师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教育教学最终追求的教师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乐学”。其实,当我们作为教师能够做到上述的两点后,我们的学生已经和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只要我们再运用一些正确的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技巧,学生们一定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六、巧设悬念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离不开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教师精心的设计、引导。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唯恐课堂气氛太活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担心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根本做不到在思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就强调了“疑”的重要作用。的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或充满疑问,或具有挑战性,能使学生在悬念的引导下产生思考、分析、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可以针对蔺相如和秦王的紧张斗争,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而提心吊胆,从而让学生在对课文更加熟悉的基础上,锻炼并提高分析课文的能力。

    七、多给予学生赞扬欣赏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每节课我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胡娜.对如何改善高校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气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