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利与弊
范文

    何彦强

    【摘 要】作为衡量学校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的办学思想,也成为众多家长挑选学习的重要参考。随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寄宿制教学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家长的青睐。近些年来,寄宿制教育发展迅猛,且有向低年龄阶段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出了小学寄宿教育。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两面性,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利与弊。

    【关键词】小学;寄宿制管理;管理探究;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09-01

    作为这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寄宿制即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限定在学校范围内,这种类似于军事化管理的教学形式近些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支持寄宿制教育的人们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有效的弥补了当前教育的不足,能够有效的分担家长的教育压力,增加孩子的在校学习时间,能够保证孩子安全,提高其学习成绩,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反对者则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社交成长[2]。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小学寄宿制教育呢?笔者分享一下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寄宿制教育的优点

    1.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寄宿制教学能够避免学生每日往返学校和家中的时间、精力花费,使学生能够将这些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3]。当前,多数寄宿制小学都设有早、晚自习,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温习功课,完成作业。量变的累积逐步引起质变,教学实践表明,与非寄宿制学生相比,寄宿制学生的整体成绩表现更好。

    2.可以得到教師更多的指导。

    开展寄宿制教学的初衷之一便是:均衡教师资源,缩短城乡间的教学差异。寄宿制教学的产生,一方面能够使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学生到教学资源更为集中的学校接受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寄宿制教学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教师更多的教学指导[4]。一般而言,寄宿制学校每天都有安排教师轮流值班,以往学生回到家中,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么向家长求助,要么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向同学或教师求助,要么就标记下来第二天再问教师。然而,寄宿生在这方面就有明显优势,他们可以获得教师面对面的帮助。还有部分寄宿班级教师会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教学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3.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家长“减负”。

    在常规的学习时间外,学生剩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使家长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在学校生活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在生活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学生慢慢地学会了整理宿舍内务,在食堂排队就餐。很多学生由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逐渐成为生活小能手,慢慢地找到了校园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点。放假回家后,学生的表现令家长惊喜不已,能够自己整理房间并主动承担家务,家长纷纷夸赞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二、小学寄宿制教育的弊端

    站在教育发展的整体角度,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5]。学生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它并非由学校独自承担,家庭生活是教育,社会生活也是教育。在寄宿制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还应关注其由于家庭和社会教育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1.不利于孩子的社交成长。

    在寄宿制教学模式下,校园就是那一方小天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其中进行。不可否认的是,校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社交成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的要么是教师,要么则是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这种相对单纯的社交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使孩子对社会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知。

    2.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缺少了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调剂,校园生活相对单调,学生每日都进行着宿舍、食堂和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习便是休息,这如同有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孩子身上。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时候,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营养补充非常关键,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开展了营养餐,但与家庭相比,学校在食宿条件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3.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行为无拘无束和天马行空的思想正是少年儿童时期的特点,在寄宿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多的被学习充满。这种相对单一的教学目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固化,虽然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课外知识却不足,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学生的创造能力可想而知。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有其两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出发,借教学改革的春风,将“寄宿制管理”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我们的小学寄宿制教学办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彭晓祎, 吴超楠, 向甜甜. 关于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的现状研究——以湖北省利川市S乡为例[J]. 管理学家, 2014(17).

    [2] 杨广宝. 农村小学寄宿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 文摘版:教育, 2015(12):67-67.

    [3] 朱莹. 寄宿制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利与弊[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5):191-191.

    [4] 曹文虎. 立足课程标准,浅析寄宿制私立学校教育制度下封闭式管理弊端——以黄山文峰学校为例[J]. 亚太教育, 2015(6):231-231.

    [5] 明宇. 探索教育途径创新德育机制——从农村学校寄宿制管理的利弊谈养成教育的重要性[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