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下中小学德育教师应发挥的主导作用
范文

    任红梅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内容赋予德育教师新的内涵,即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转化为中小学生践行的目标。作为新时代下的德育教师,只有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使“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立德树人;新课改;德育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97-01

    党的十八大对其作出进一步的深化,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今后的发展更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对新时代的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对中小学德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特制定本指南”①。中小学德育课堂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或者“满堂灌”形式,更多的是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拥有完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当前中小学德育教师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当前处于德育工作主导地位的教师凸显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德育教师德育优先意识薄弱。

    长时间受应试教育、舆论的影响,“教育为本,德育优先”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思想品德课在课程的安排上处于从属地位,有些学校重“应试”、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数外“主科”上。

    2.德育工作方法陈旧。

    大部分的一线思想品德教师或者思想政治教师仍然坚持以往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理论比较多,一些老教师还是运用一些老套的方法,单纯的讲理论,学生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更不用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不符。

    德育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不难看出,德育培养目标与中小学生的认知是亦步亦趋的,但学校、班级组织的德育活动“假、大、空”,完全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德育评价形式单一。对大多数学生进行一个普遍的知识考核,忽视学生的素质发展,没有特殊的针对性。

    三、新时代下中小学德育教师应发挥的主导作用

    只有德育工作领域的主导者把住舵,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知、情、意、行相关领域的脱节,才能帮助中小学生顺利远航,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作为一个现代德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到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还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与学生融为一体、敞开心扉、互相尊重和理解,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2.创设多种德育方法。

    摆脱传统的理论讲授,注重各学科理论知识与德育相结合。无论是语数外,还是其他学科,均可使用榜样激励法,每个学科都有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作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伟大的人物的激励,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中也学习伟人的价值观念。作为思想品德或者思想政治教师,更要真诚的说教,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敬老院、农村贫困家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秀品格。

    3.注重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制定一整套符合学生年龄特點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化解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启发”,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而后“顺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慢慢激发学生通过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思维。从我们的教材书中可以看出,从小学到中学,教材的编排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设计的,作为德育工作者,有义务去更好的发挥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面不是很广,认知有一定的缺陷,作为德育工作者,更多是“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更多的则是“学”,在这个过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

    4.加强学科建设,注重课堂教育。

    “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德育不仅仅是为先,更贯穿在其他的学科体系之中。不仅是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课是道德育的关键,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其他学科中也存在德育因素。比如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发挥学生模仿的能力,教授学生里面所蕴含的德育情感,寓情于唱;在美术课上,通过线条的美感、立体的呈现,感受美术所蕴含的德育因素。

    四、结束语

    综合言之,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漫长、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紧跟中国特色社会的发展,培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少年人才,促使德育工作走向良性道路。作为德育教师,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克服德育滞后的困难,真正把培养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中国德育的转型发展》.

    [3]《从情感教育视角看教师如何育人——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思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