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价值
范文

    高瑜

    

    【摘 要】目的:探究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3例,另收集此时间段内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3例,均给予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ANA、SMA、AMA-M2、LKM-1阳性检测率为62.79%、46.51%、4.65%、11.63%,观察组患者ANA、SMA、AMA-M2、LKM-1检测率为88.37%、81.40%、27.91%、44.19%,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各项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肝炎发病率越来越高,最突出的当属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多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所致,往往损伤机体肝胆,常见症状有自身免疫学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亦可两病并发重叠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并未明确疾病病因,但已明确该病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大有不同。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AMA、ANA等自身抗体来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以此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本次实验尝试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集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给予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并与健康者检测结果相互比较,分析该种检测方法在此类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病例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集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者为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31—55岁,平均(37.53±6.02)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30—54岁,平均(37.50±6.03)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并不见明显性差异(P>0.05),可比。本次实验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全部试验对象已知晓,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指标血清ANA、AMA-M2、LKM-1、SMA,检测维度1:3200,1:1000,1:320,1:100。于空腹条件下,采集每位患者4ml静脉血,水浴30min,离心机离心5min,离心速度维持在3000r/min,并保存于-40℃冰箱内等待检验。根据1:100的比例混合稀释标本血清,取出部分血清给予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充分震荡、冲洗、标记、染色,其中标记物选用抗人IgG酶。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抗体Ⅰ型抗体(LKM-1)、抗平滑肌抗体(SMA),同时测量抗体滴度,以ANA滴度在1:100及以上者表示患者抗体呈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整理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中,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NA、SMA、AMA-M2、LKM-1检测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目前,肝脏疾病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与丙肝、戊肝极为相近,已然成为当前医疗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异于病毒性肝病,所以临床治疗期间所遵循的原则出入较大,虽然通过免疫抑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效速度快,疗效甚佳,但是需要良好的治疗时机,否则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可演变成肝硬化,造成患者肝衰竭死亡[2]。然而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并无典型性症状,加上临床尚未完全掌握免疫分子技术,无法准确确定发病原因,所以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次试验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给予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发现观察组ANA、SMA、AMA-M2、LKM-1检测率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相较于健康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抗体Ⅰ型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更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准确的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尽早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此方可提高臨床治疗效果[3]。另外,分析AMA-M2、LKM-1阳性检测率较高的原因,在于机体肝脏受损后可自动产生对抗异常肝脏抗原的免疫球蛋白,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现象,引起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症状,属于临床判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特异性指标[4]。

    综上所述,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抗体Ⅰ型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可作为临床诊断此种疾病的重要考察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张旭晖.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186+196.

    严家来,方安宁,周卫凤.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96-97.

    曾海莲,刘发河.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62-63.

    李华.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青海医药杂志,2016,46(09):44-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