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范文

    王艳芳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素养,更要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出发点,而其中越发被重视的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制订培养方案,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小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良好运用的前提与基础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无限想象力和创新力,教师应利用小学生这一优势,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使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一、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教学

    循序渐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原则,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思维能力的锻炼是需要时间一点点来积累的,短暂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这个系统的培养过程的.数学知识当中无处不隐藏着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能在第一课,也可能在一个单元,时间出现的也不会一致[1].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个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的,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更扎实透彻.

    二、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外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被动式教学,就是教师讲述,学生接收,数学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得不到锻炼,还会产生思维惰性.所以当前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寻找答案.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中众多的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促使小学生数学思维外延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坚持新旧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启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加减法各部分关系”为例,加法是小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因而,在开展“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内容教学时,首先复习加法可以让学生对旧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再次加深.如,13+16=29,学生在平时要不断强化记忆来巩固加法运算原则,当将其用在减法运算之中,引导学生从该等式中演化出29-16=13,29-13=16.之后将二者进行对比验算,小学生便可从中明白减法运算公式中所得到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加法运算公式中的加数.又如,在开展“分数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是由分数的学习联想到百分数的运算,百分数的运算联想到分数的作用,从而巩固与强化对分数知识的运用,反复的推理、判断、思考形成了不断学习、不断记忆、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在无形中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切学习的原动力都是兴趣.那些控制力较差的小学生,为使他们充满兴趣就要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产生好奇心就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就会产生兴趣,求知欲也会随之而来,此时学生就会在无形中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正是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此时开展思维能力的培养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三角形”相关知识时,便可以让小学生边画图边思考,使学生在脑中构图,然后行动于笔上,画出脑海中所想象的三角形,从而在学习、理解、思考知识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开展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其推导能力

    数学知识好比一张庞大的蜘蛛网,一丝一环紧紧相扣,因而,在学习中逆向思维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3].通过开展逆向思维的训练,促使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再将正逆向思维融会贯通,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变得简单轻松多了.

    以“猴子分桃”为例,两只猴子共同拥有海滩边的一堆桃子,而众人皆知猴子的性格是既正直又性急,于是第一只猴子在没有告知另一只猴子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将所有桃子平均分配后拿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把多的一个扔进了海里.第二只猴子来到海滩之后将已经平均分配过的桃子又一次分成了两份,取走了自己的那一份后发现多了一个,于是将多余的桃子扔进了海里.假设这些桃子的总数≥100,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只猴子取走的数量最少是多少?”正向去解答这个问题会感觉无从下手,此时逆向思维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以用A表示第二只猴子取走的桃子个数,因此,在它取走之前的总个数应该是2A+1,学生会有所疑惑:“为什么会是2A+1呢?”这样问题就简化许多,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找到正确答案,反推继续进行,全部桃子的数量应该是(2A+1)+(2A+1)+1,也就是4A+3.由于桃子总数设定为≥100,所以A的结果≥25,因此,第一只猴子最少取走桃子的个数为51个.这样的推理,显然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帮助,所以不断强化小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逆向推理能力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为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订培养方案,并持之以恒地施行,使每名学生都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19-20.

    [2]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73-74.

    [3]郑永达.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6):1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