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紧抓物理课堂讨论的契机 |
范文 | 曾志胜 【摘 要】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日常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错误的日常经验会造成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迷惑和怀疑,从而降低教学效果。有效的办法是及时组织讨论,打消疑惑。 【关键词】讨论;打消疑惑;辨析;正负迁移;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10-01 一、对于难以建立的概念,引入时讨论 惯性的概念,难于理解和掌握,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火车在水平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一名乘客在车厢里豎直向上跳起。对于落在何处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仍然落在原处,二是认为落在后面。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由于都想弄明白“谁对谁错”,同学们便带着问题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当“日常经验”与科学概念相悖时讨论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日常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错误的日常经验会造成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迷惑和怀疑,从而降低教学效果。有效的办法是及时组织讨论,打消疑惑。如不少同学认为烧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见过水蒸气吗?空气中是否存在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怎样?通过讨论让同学们弄清了“白气”的实质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在光的照射下呈现白色。它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而水蒸气的存在,无处不有,但是我们是看不到的。这样,学生对解答有关白气的问题就不在错了。 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辨析时讨论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知识的正负迁移同时存在,几个相似的概念之间往往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理解和应用。这是可以通过辨析讨论清楚,如为避免压力和重力的概念相混淆,可这样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2)压力和重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3)重力的方向在哪里?压力的方向在哪里?(4)压力与重力有必然的联系吗?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 又如实像和虚像,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温度、热量、热能等都可以通过讨论弄清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四、对于重要的规律,在实际探索时讨论 阿基米德定律是一条重要的规律,课本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虽然实验简单,但在学生思维上跳跃较大,我设计了一下问题写在黑板上,做完实验后让学生讨论:(1)在空气中称石头受的重力时,石头的受力情况以及他们的关系如何?(2)石头浸入溢水杯中,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减少?分析这块石头的受力情况并计算出这石块所受的浮力的大小。(3)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重力与石头所受的浮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再通过师生谈话,分析有关的结果,十分顺利的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五、对难以掌握的规律,在深入理解时讨论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同学们对定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叙述难于理解,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某时刻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处于什么状态?过一段时间后处于什么状态?(2)以10米每秒速度运动的物体,当它受的外力同时撤销后,它将怎样运动?(3)某时刻物体的速度是5米每秒,方向是水平向东,此时同时撤销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物体将怎样运动? 通过讨论,同学们弄清了定律的使用范围、条件和结论,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原来”指物体刚不受外力作用的那一瞬间,“保持”指速度不变,方向不变,因而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讨论还为建立“惯性”的概念和定律的运用解答有关的问题扫清了障碍。 六、利用教材中的讨论、交流,深刻领会物理概念 现行初中物理教科版教材中的“讨论、交流”共有44个,数量之多,充分说明讨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每一个讨论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如八年级上册第29页“汽车的速度”请你帮助这位警察向这位太太解释被罚款的原因,有的同学说太太的车速是16.7米每秒,有的说太太的车速是1千米每分钟,也有的说太太开车7分钟行驶了7千米,通过讨论同学们弄清了速度单位的物理意义、换算方法及速度公式的应用,从而对于速度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