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 |
范文 | 龙平平 【摘 要】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合唱教学主要是对学生们整体的歌唱效果进行分析的教学方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确实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37-01 合唱是一种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合唱中可以使团队精神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合唱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但在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上,对于合唱教学重视程度并不是很够,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展这样的课程。即使是有的学校里有这样的课程,但在合唱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在合唱教学中,音乐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重视程度不够,合唱中对于环境的把握不足等情况,使得合唱教学的效率显著下降。针对这样的问题,音乐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为学生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从而将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合唱的水平提高。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1.学生对音乐认识不足。 音乐是一门艺术,很多学生简单认为音乐就是唱歌,但是对五线谱都不知道,当老师以专业的角度去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觉得老师不专业,那是因为大家对音乐认知不足,参与性也不强,再者认为音乐课是副课,所以通常对于上课都是敷衍了事。而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大重点,当学生认知产生偏差,对合成教学的配合也是存在问题的。 2.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匮乏。 小学生都还在幼稚的阶段,心智发展和自控力都是缺乏成熟度的,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上课基本的课堂纪律都无法维持,更别说合唱了。合唱是一个十分讲究配合和默契的艺术,有点孩子觉得自己唱歌好听,会可以去突出自己显示自己的歌喉;有的唱歌跑调缺乏信心,发音的时候十分微弱……这就导致一个合唱的严重问题,声音忽高忽低,大部分凸显少数人的声音,直接拉低了整个合唱团的水平。 3.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 低年龄段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不够强,老师专业的教学让他们觉得遥远枯燥乏味,合唱教学更是一个难题。五六年级的孩子学习压力慢慢变重,音乐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副课,对音乐没有认识的孩子更是对音乐课缺乏兴趣。合唱是专业的课程,老师以专业的角度教学,需要学生高度配合,有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对一个发音练上无数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训练,这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优化小学生合唱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 对我个人而言音乐是一个浪漫充满情感的艺术,当然也是很专业的,因此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来说,老师的教学手段也是需要灵活应变的,要会根据小学生的情绪和心智去设计教学情境,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小学生大多是活泼好动的,老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实物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再者没必要像其他课一样大家规规矩矩坐在板凳上听课,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情境和方式来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进来,当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随着老师转动,为后面专业的教学也做好了铺垫。例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小学生必学的曲目之一,这算是一首很庄重的曲目。对于这个,可能很多学生没有概念,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热血悲壮的红军故事做成PPT或者摘记一些短视屏或者提供一些抗日们英雄的雕像等等,把学生的思绪带到故事里去,让他们对这首歌的背景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后面的合唱教学。 2.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教学。 现在国家推崇的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更注重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首先合唱音乐是需要会聆听、会观察、会合作的艺术,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推动素质教育的媒介。合唱开始以后人数既定以后就要开始教学,老师的专业演示需要孩子们认真听听学习演示以后老师会就比较难发音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什么时候高音什么时候低音等。这个期间学生还要仔细观察,发音时老师的嘴型和声音高低的变化。最后要所有学生一起演练,要一起呼吸一起吐气,所有动作整齐划一,声音也是一样,这个对默契度和配合度要求极高的。音乐课不仅是本身技术上的突破,更是要在心态上、心智上、技巧能力的学习上的一种提升,高度默契的团队协作不仅是自己的提高更是对其他成员的尊重。 3.要时刻看到学生的进步。 孩子对于老师来说,肯定是没法比的,合唱是门细活,千万不能急躁急于求成,要能够看到学生。合唱肯定是会有比较难的发音,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通过各种感官,把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讓孩子能够从情感中体会到巧妙之处也体会所表达出的情感。有些是古典音乐有些是流行音乐,有些音乐也是很有趣的,比如音乐中插着动物的叫声,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放飞情感,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这样孩子们可以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也可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参与度,可以以更加深刻的方式来教学。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现在教育大环境正在创新变革,学校要落实贯彻新课改的新标准和新要求,积极调整教学方案,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寻求有趣高效的方法和策略,跟上改革的步伐,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让孩子受益。小学音乐虽然不是应试科目,但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关系着孩子们个人审美和情操的提升,要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总之,人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首先教书就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这个基础,不可能上好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不仅是要人会唱歌还要会表演等,无论哪个角度都要良好的展现自己的个人素养,使得学生信任你佩服你,才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才能够出色地上好一节课。合唱课老师要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开端,正确的开始,多与孩子们互动,让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和体验感,可以调高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再者育人,老师就必须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极其端正的人,音乐课是要传达情感的艺术,老师要去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正能量。面对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要耐心细心地去教导去引导,合唱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要想长处一支完美的作品,就要先学会去提高自己,去尊重别人,合唱不仅仅是表面唱首歌这么简单,更是把合作精神潜移默化地印在大家的心里。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56个民族支撑起了我们大中华,倘若不懂协作,我们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的高速发展也必须要举国上下的配合,这也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协作。合唱最大的魅力是让我们在歌声中放飞自我,也能让大家在歌声中找到共鸣,共同创造伟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阮燕娜.論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6,(23):125. [2]张贺.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9):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