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工科背景下轮机工程创新型试点班建设研究 |
范文 | 魏一 林叶锦 【摘要】“新工科”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为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为目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级发展战略规划。我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型试点班,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以及进行专业课课程体系重构,为航运业培养素质、知识和能力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 轮机工程专业 培养计划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大连海事大学教改立项资助项目(2016Y16)。 【中图分类号】G642;U6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295-01 引言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成为高校改革的热点话题。“新工科”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为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突破核心關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为目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级发展战略规划。随着创新驱动发展规划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现都与新工科建设密切相关。“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条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从2017年2月18日制订“复旦共识”,教育部高教司随即在20日发出了开展研究和实践的通知,4月8日有“天大行动”,6月9日产生了“北京指南”。不到四个月,就出现了四个大动作,可谓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所罕有。我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始设于1930年[1-2]。目前,轮机工程专业包括轮机工程(海上方向)、轮机工程(陆上方向)和轮机工程(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其中,海上方向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主体,属于航海类专业,目前每年招生500余人,根据专业历史传承,轮机工程(海上方向)应在“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充当排头兵,在世界航海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因此,轮机工程专业决定建设创新型试点班。 一、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型试点班建设流程 1.培养计划制定 根据“产学结合”和“协同育人”的双主体机制,结合“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3],同时充分利用我校“育鲲轮”、“育鹏轮”的实践基地,制定轮机工程创新型试点班培养计划并实践,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型试点班培养计划制定思路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培养目标,确定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然后,参照《轮机工程专业规范》、《航海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行业、用人单位、师生、校友等的意见,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中划分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进而构建课程体系[4-5],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综合教育4类课程,每门课程的性质不同,分别为必修课、限选课或任选课[6]。拟增开和重构的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 二、预期效果 新组建的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型试点班,通过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推进轮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航运业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全文总结 通过创新创业试点班的建设,制定新的培养计划和进行专业课课程重构,可以得到以下成果: 1.以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导,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轮机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建设相应的创新创业数字化精品课程,如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等,以满足学生自主研学的需求; 3.构建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与培养目标达成度考核体系,形成多样化、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强的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邢辉, 徐燕. 工程教育认证与高等航海教育改革[J]. 航海教育研究, 2016, 33(4):15-20. [2]王雪峰, 曹荣. 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4):19-23. [3]王敏, 雷庆. 美国本科阶段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8(2):108-113. [4]魏家福. 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船舶安全工作[C], 安全理论与实践. 2006:26-30. [5]吕晓燕, 刘禹.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航海教育中的应用[J]. 航海教育研究, 2014(1):60-62. [6]张传萍. 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 教学与管理, 2015(24):79-82. [7]白月乔. 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建构[J]. 当代教育科学, 2002(2):32-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