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
范文 | 【摘 要】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的重心转移,现在人们已经不仅仅是温饱解决就够了的时代,社会各阶层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增加,新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隐隐有着成为热门专业的势头。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更应该与时俱进,作为新兴專业的环境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教学,创新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 教学 数字化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23-02 引言 大学生是最容易接收新事物的种群,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引用的数字化技术,使学生可以代入式场景学习,跳出书本的局限,开拓眼界。迎合了学生的兴趣所在,重难点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图像式加深记忆,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符合新概念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环境设计专业自开设以来,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逐渐趋于完善,但趋于完善并不等同于完善,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诞生,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深入探究,这显然非短时间内能解决之事。本文立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有一定作用。其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分析如下: (一)基础课和专业课断连 素描、色彩等环境设计基础课程本应是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打基础的,两者本应关联性较强。但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基本功底[1],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所谓的优秀也只是照本宣科,模仿别人的作品而已。等于给学生的创造力上了枷锁,单调枯燥,学生疲于此,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后期的设计理念传输也受到限制。 (二)知识更新不及时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学内容往往几年都不变一次[2],三年前和三年后学生学到的内容是一样的,在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所学自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造成人才匮乏。 (三)教师专业水平不够 环境设计是一个新兴专业,有关教师不一定系统学习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这个阶段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学生教师共勉,成绩骄人;二是教师不明确重点,学生做无用功。从我国目前教学情况来看,第二类居多,教学效果不佳。 (四)学生创新力不够 学生创新力不够——这是最终导致的不良结果。教学不够成功,结果也必然不尽如人意,能提出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的学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原因所在。 二、数字化技术具体应用 (一)动态演示教学 打破传统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空间讲解为例,将空间的各个知识点分解,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其在三维空间中演示,形象的展示出空间的概念,直观的介绍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且视频的动态方式,强化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点更为清晰明了。 (二)人视立体空间构建 针对无法将课堂搬到现场的缺陷而设计的人视三维体验教学方法[3]。内含不同类型的建筑三维模型,如广场、小区等。在教学进行时,以人的视角在空间内部前行,辅以教师的讲解,学生代入感强,对场地的理解越发深入,空间结构等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便于学生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方案。 (三)可变换设计元素 这是适用于理论部分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场景中的色彩搭配、灯光、小摆件、建筑材质等随意变动,使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不同的搭配之间带来的效果,引发学生兴趣,带动课堂积极性,师生互动模式开启,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惬意,体验式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各类流派、风格间的区别,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也可利用相关技术自行设计,打造自己的作品。 三、数字化技术应用优势 (一)形式变动,课堂更富活力 数字化技术的引进,复杂的知识点不再只有平面图片和教师声音的传授,更为印象深刻的体验式学习,使枯燥的理论也变得有趣起来,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各类效果演示得到解决,学生可在有趣的场景改变中学到色彩搭配[4]、灯光布置等知识。学生和教师都能直观的看到彼此的想法,交流更加方便。学生利用相关软件平台完成课下作业,设计效率更高;教师可随时进行指导,而不仅仅不局限于课堂,线上亦课堂别有一番魅力。 (二)开拓设计视野 空间想象力在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中是很重要的,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在。数字化技术基于三维立体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从理论接受到自主设计,把较为难以理解的空间转为可视化操作模式,教师和学生均可自主操作,还可利用网络学习参考其他已经取得成果的人士的作品。理论目标分析有助学生打破平面思维僵局,加强学生空间发展观念,激发思维,发展设计理念,建立三维科学设计观念,从根本上进行升华。 多维动态教学模式的熏陶下,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习惯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且“背诵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方面的学习更利于学生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专业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毕业时简历添上一笔精彩,能够更好是适应实际工作,更快的融入。符合当今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三)优化专业教学体系 除了介绍部分环境设计课程之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环境设计的特殊教育系统,即在学习中实践。动态模型渗透修复了以前的理论知识,高仿的三维立体使实践有据可循,不再是纸上谈兵。新型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加强了师生交流,完善了整体的教学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仅仅是开端,要想达到理想的地步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应多发掘数字化的优势所在,积极改革变新,为我国人才强国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 [2]杨帆.综合类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实践与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对接研究[D].海南大学,2017. [3]梁旭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3:143-147. [4]邱婷,郑洪乐.浸入式教学法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06:56-59. 作者简介: 何奕廷(1981-),男,职称讲师,河南许昌人,主要从事的环境设计工作和空间设计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