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公共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范文

    陈冬燕

    【摘 要】美术的形态一直在走向多元,绘画除了以画笔和纸为媒介之外,还有以人的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艺术,以建筑为媒介的包裹艺术,以大地为画纸的大地艺术等,与此同时,以城市作为媒介的公共艺术,同样需得到关注。高中生们是15—19岁的青少年,他们对多维的探索和认知不断在延伸和扩展,为了满足他们对多维的求知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未来视野,具有城市艺术人文关怀的新青年,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正是给与孕育青少年们空间思维和三维审美的种子以阳光、雨露和土壤。

    【关键词】公共艺术;高中美术;空间艺术;立体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36-02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空间构成,具体为物体在公共空间中扩张和延伸的不同存在方式,大到建筑,小到市内的装饰艺术,空间的构成形式根据人的活动习惯、实用需求、审美和文化内涵形成丰富多变的构成语言。公共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概念相似又不同,立体构成是公共空间构成练习中的一个分支,公共艺术增加了对人的思考和公共文化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里所传递的课程理念是,公共艺术课程的初衷并不是要设计一个占用空间的物体,而是要设计一个携带我们生活情感,符合空间审美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是结合了环境、文化、人的活动习惯的艺术设计,反映了集体的空间意识和精神的艺术,公共艺术也是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和审美,缓解城市的慌忙和压力的空间艺术。

    二、公共艺术的教育现状

    空间构成课程是各大高校和美术院校设计学科里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旨在练习学生的空间感知、构成规律、和审美的意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又称公共艺术,在近十年来,成为高校雕塑系的一个新研究方向,与传统雕塑、超现实雕塑各据一方,也是各大院校相继增加的专业方向。在中小学美术课中,高中的艺术模块课和学分制,是效仿高校,突出教学的“以人为本”,体现课程个性化、多元化,国画、版画、油画在各个学校都已经相继开展,有相对完善和均衡的教学体系,也有不少学校在美术课中增加了立体构成练习的实操课,而公共艺术,空间艺术方面的新课程,鲜少出现在高中课程中。

    三、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

    1.公共空间中的立体构成。

    1.1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指在三维空间里用点、线、面、体等元素探索空间中多元的构成和造型的课程。起源于包豪斯的“现代构成设计”的课程,体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

    1.2 形态要素:

    1.21 点;1.22 线;1.23 面;1.24 体.

    1.3 表现形式:

    1.31直线转体;1.32弧线转体;1.33曲线转体;1.34框架转体

    2.校园公共艺术赏析。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社会空间,它的构成代表着人们不同的活动公共区域,代表着城市欣欣向荣的标志,城市中的建筑、公共雕塑、公共装置等空间艺术则是关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期待和一面审美的镜子,反映着城市人的精神,比如深圳福田区的《绽放》(图3),以抽象化的花骨朵,由内而外的绽放力量与喷泻而出的喷泉结合在一起,妙趣灵动装点了深圳这座新生的城市,绽放出深圳的青春活力和涌动的能量。城市人的三维审美意识在公共空间中被孕育出来。

    四、公共艺术融入高中美术学科的作用和意义

    1.当下的教育发展中,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的情境营造,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作为美术中的三维美术素养培养的课程——公共艺术,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融入,又贴合当下的审美方式发展,既可以培养高中生的三维审美意识,又可以引导他们对人们活动环境的理解,是一門与时俱进,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未来,会往多维的方向发展,美术作品会从二维的画面解放出来,变成包围着我们的空间艺术,我们的家庭电影院发展成立体的,电影中的人可能就出现在你的身边,游戏可以让人置身其中,这个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我们的审美方式也随之变化,公共艺术课程是美术课改的突破点。

    3.增进人和城市之间的情感链接。

    城市,对于外地移居的家庭,或外来务工的人来说,是一个相对疏远和陌生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缓解城市的拥挤感,减缓城市的节奏,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公共艺术课程提倡关注人在城市中的活动习惯,生活需求和情感记忆,为城市注入温暖的人文关怀,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对城市的情感,关注我们所在的城市空间,并于此过程中,在学生们心中播种一颗为当下和未来城市的美化奉献出自己绵薄之力的种子。

    注:

    1来源:www.tooopen.com

    2来源:新浪微博

    3来源:msohu.com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2]王中.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D].公共艺术.中央美术学院,2015,11.

    [3]李雷.公共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其概念辨析[D].美术研究.公共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3: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