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有效教学标准化的实践探索
范文

    李向辉

    【摘 要】随着“课改”工作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深刻影响了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作为一种对高效教学工作的标准化探索,在理论性方面较为先进,但仍需大量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因此,有必要以“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为基础,以高效课堂为目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跟进;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08-0214-01

    “教—学—评一致性”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等专家提出和积极推动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各个环节之间有较高的匹配度。如何达成此目的,需要以大量教学实践活动来探索、总结。在此以我们学校八年级数学教学组集体研讨、备课《图形的旋转》为例,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评价跟进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集体研读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教研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思想,研读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教研组通过集体学习、研读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精细加工。在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研组先后组织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设计”、“基于标准的学业水平测量”等相关专业培训,使教职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实质上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一内涵。

    课程标准的性质是“目标制订”、“评价设计”、“教学展开”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评价先于设计”这样的优先层级。评价检测,是教师摸清学生水准,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因此,教学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设立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应是依据课程标准、评价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

    我校八年级数学教研组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制定与“课程标准”相符的目标以及量化考核目标,以期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标准化考量。

    二、紧扣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作为最终目标,而学习目标则是最低目标;应当设置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而学习目标则应当紧贴实际。学习目标的设定,应当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时效性和可量化性。

    可操作性指的是可以较为容易达成,即学习任务可以被绝大多数学生完成;时效性指的是学习目标的设定必须是不断变化的,每节课、每周课程等,都应当有切实可行的目标设定;可量化性,指的是学习成果应当可以量化,有一个可以进行比较的关键量。

    以知识与技能为例,这一节课我们制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观察旋转的图形,通过分析旋转图形的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话诠释旋转的内涵。

    2.能说出具体旋转图形的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3.经历探索旋转性质的过程,概括总结出旋转的性质,提升发现——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4.通过参与探索的过程,提高自己不断挑战的进取心。

    本学习目标的设定不仅简单易懂,让师生都能够轻松理解,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利于评价。“能说出”、“能写出”、“能归纳出”、“会总结出”等词汇,远比“理解”、“感悟”、“体会”等词汇易于师生理解,也更符合作为评判的量化参考。类似这一类词汇,更符合“课堂核心”的需要,也才能使“教-学-评一致性”成为可能。

    三、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所应遵循的路线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继而依据学习目标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习目标,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基于证据的把握;教学活动的设计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应当内嵌评价系统,通过预设持续、渐进的任务列表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在这种以评价为导向,从目标至行为的逆向设计中,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了保证这种一致性,教研组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备课框架(见表1)。

    表1 教学评匹配备课框架

    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

    目标:……任务:……环节:……

    目标:……任务:……环节:……

    目标:……任务:……环节:……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框架内包括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类比析误,感知问题;三、双向建构,探索问题;四、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五、反思小结,当堂落实。

    与前三步相应的预设评价为:(1)根据基础达标的完成情况评价本节课的知识梳理情况。(2)独立完成、合作交流任务,及成果展示。(3)同桌互查的完成程度及成果展示。(4)独立完成、聪明才智共享的小组讨论及展示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价行为应紧扣学习目标、活动本身;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评价的标准要客观、准确;评价要有针对性,以能为学生的有效建议为导向;评价要注意其艺术性、策略性,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紧扣评价体系,严抓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决定课堂学习效果,教师的课程设计应做到:1.教学内容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2.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要相对应;3.具体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相对应;4.教学活动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要对风险或突发问题进行预设。

    总之,课堂设计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立足于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大致可包括以下方面:

    1.转变观念,引导自主学习。

    应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立数学思维。

    在《图形的旋转》的课堂实践中。首先让学生直观感知何为旋转。并随之提出两个问题:①归纳上述旋转的图形的共同特征;②以自己的话阐释旋转的概念。

    这两项任务以学习小组形式发布、完成,由小组合作完成,并选出代表发布结论。目的不在于得出旋转的精确定义,而在于让学生了解旋转的特点、其概念的由来,使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

    2.生动设疑,增强学习兴趣。

    在讲解旋转的时候,不是直接地给出定义,而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旋转的美、列出旋转平面图形、欣赏图片。

    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比起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为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促进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要转变封闭、保守的学习方式,培养开放、积极的学习模式。交流带来碰撞,有助于产生思想的火花。使学生习惯团体合作,享受交流,养成团队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更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长远影响。

    考虑到班级人数较多,合作与分享活动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既是学习交流的单位,也是思想场所。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从小组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处寻求帮助,同伴之间交流的效果往往要好于向老师请教。大家在讨论中不仅可以探索解决困难的方法,甚至可能会触类旁通,解决更多相关问题。

    以“旋转”一课中“猜想”“质疑”环节中的问题为例:

    预设问题:

    我们在上述活动中,得到了对应线段之间、旋转角之间有哪些关系?这些从特例之中得到的关系,可以作为一般性结论么?如果不能推广,是由哪些环节引起了你的質疑呢?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进一步确定你的猜想么?

    这一系列问题符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难题的主动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我,展示了自信;与同学交流能够获得新思维;整个交流过程培养了合作、钻研的能力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整个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也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未来推进的过程中,仍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但广大教职人员,只要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