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开放式教学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益的思考 |
范文 | 孙立萍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思想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政治教学作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时期优秀人才。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从高中政治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实施的意义出发,对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政治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为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 开放式教学?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085-02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意义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依然采用内容讲解,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这样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只能做到表面理解,对思想道德培养也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因此,新时期下的高中政治课堂开放式教学探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政治课堂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效率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了确立,通过对开放式教学的合理应用,政治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氛围不活跃,学习效率低下。而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通过多种课堂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得到激发,课堂参与效率显著提升。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使得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严厉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的心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不敢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生通常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复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思维、创新意识可能被抹杀。而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样也是聆听者与合作者。开放式课堂的创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对政治教材的解读更加完善 是否合理应用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全部教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因循守旧,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而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转变,以教材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得以突破,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基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对政治教材的灵活运用,合理创造,使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高中政治课堂开放式教学策略 (一)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开展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进行开放式政治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以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为目的,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人人参与其中,从而实现高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例如在进行《联系的普遍性》教学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世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吗?”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可以单独进行答案的陈述,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还可以进行一次辩论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成两组举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满学习的乐趣,教学效率得以显著的提升。 (二)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角色转换 在开放式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占有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而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听众、伙伴。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共同讨论,或者转换师生角色,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受尊重的教学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养料。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要占据主导作用,在保证“开放型教学法”的同时,要始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教师要不断积累大量的社会信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指导,并结合社会实践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符合实际的正确观点指导,使学生在政治教学中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例如在进行《矛盾的特殊性》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進行备课,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教师则化身学生进行听课。在讲课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内容等进行指导与纠正。通过互换角色,使学生了解到讲课的辛苦,在师生的相互理解中得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放教学内容,合理开发教材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理论,在高中政治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开放,灵活运用教材,通过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此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教师根据政治教材的内容制作课件,并合理扩充教学内容,使课件内容更加合理。如学生熟悉的人口、环境、经济、资源等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教材的合理开发实现高效教学,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四)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通过对政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开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政治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地探索更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继锋.高中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2]徐欣.高中思想政治开放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6(16). [3]牛欢.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