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
范文 | 张会丽 【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思想及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将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一定的美术作品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与美术知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10-02 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艺术熏陶以及道德情感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只有经历了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学生才能创造出美。而且很多美术作品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因此,教师要将情感教育适时地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使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展开情感教育的渗透 美术作品欣赏,既能引导学生明白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又能促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呈现美术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展开美术作品的欣赏,并适时渗透情感教育。 例如《精美的报刊》,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壁报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多幅报刊作品,具体有以节日为主题的报刊,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报刊,以校园新闻事件为主题的报刊等。 可以说,优秀的作品都会融入作者的情感。相应的,学生在制作报刊时,也要通过语言文字,通过插画,通过排版布局,融入自己的情感。如果学生对报刊主题的情感不是很浓厚,那么学生创作的报刊中就无法突出主题,学生创作的报刊也无法让人印象深刻。 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把握教学内容,适时展开情感教育的渗透,那么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在美术作品中注入情感的良好习惯,就能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设计我们的校园》,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关注学校的形象与建设,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与设计,如学生喜欢的校园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可以做出哪些改进,生物园、地理园、英语角以及艺术角设计到学校的哪一部分比较合适等。学生设计好平面图形后,还会展开模型的制作,还会进行设计意图的介绍。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情感,展开空间布局以及模型的制造。 还例如《有创意的字》,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能运用设计理念独立设计出有创意的美术字,学生需要在掌握字体设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达到更引人注目的效果。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字体展开创意设计,如果学生对水有感觉,那么学生计划如何将“水”字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呢?学生可以在水这一字体上显示出若干个小水珠。如“兔”字,学生可以在“兔”字的整体框架结构上显示出一个长耳朵小白兔的卡通形象,等等。学生对作品注入的情感越浓厚,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越容易被激发出来。 三、结合恰当的教育契机,展开情感教育的渗透 传统教学模式中,美术学科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在临近期末考试时,美术课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其他文化科目所占用。虽然新课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或者是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地展开情感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价值所在。 例如《我们的风采》,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服装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为了统一管理,一般会要求学生穿校服,教师可以校服为引入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兴趣,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创作设计中。學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画出校服的效果图。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他们会设计出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校服,他们的审美理念会通过校服设计图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总而言之,情感是左右美术教学的巨大力量,是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的渗透,要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恰当的教育契机,适时渗透情感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利.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