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模糊语言在应用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范文

    李婷婷

    【摘要】应用文一般应用于国家机关单位企业单位在处理各种事物时,所以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实用性,语言表述通常来说比较明确、简洁。但是虽然如此也不代表在应用文中不可以使用到一些模糊的用语。所以本篇文章就针对应用文中模糊用语的应用和应用效果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应用文新的写作方法的积极性以及形成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应用文写作。

    【关键词】模糊语言? 应用文教学? 应用? 效果?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49-01

    应用文是所有写作文体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文体,一般來说,在应用文中常用的语言是准确语言,但偶尔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使用到模糊语言。虽然使用次数较少,但是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什么是模糊语言及模糊语言的特点

    模糊语言指的是外延不确定、作者特意不对其详细指明的一些弹性语言。它与一些指代比较明确、描述比较精准的语言来说是相对立的,对于精准语言来说是两个对立的概念[1]。他们是相互依靠着存在的,当精准语言没有办法达到描述要求的时候,就会有模糊语言的出现。所以,如果对于一些需要描述的事物没有办法用精准的语言来描述,或者说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不太贴切也不太具体的时候,就需要应用到模糊语言,这个时候将会更加妥帖。

    第一点就是模糊语言由于它是一个不详细指代的概念。例如,通常出现在一些报道中提到的“少数地方”“部分单位”等这样的词语就属于模糊词语,这样“少数”“部分”的词语并没有明确的指明程度,但是却传达了报告所要表达的意思。虽然并没有指出少数到底是具体多少数目,也没有指明部分单位具体是哪些单位,但是在报告中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隐瞒性的前提下,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应用文当中是有必要存在的。

    第二点就是模糊语言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应用文本身的要求,有时候可能会造成表述的片面化,容易造成以偏概全或者是极端的情况[2]。所以适当的使用模糊语言就能够灵巧的适当避开这些缺点,在表述的同时,既传达了想要表达的概念,又避免了用绝对化的语言去传达思想。这种方法特别广泛的被应用在用于国家事物描述的应用文当中。因为我国与其他国家有时候会存在一些众所周知但不愿意明说的交往经历,如果一定要用精准语言来进行描述的话,就会破坏一些文章的气氛,所以这个时候用模糊的语言来代替,就能够很巧妙的避开对于历史的追忆,能够直接引出后续所要强调的文章主旨,例如烘托宴会氛围、表达友好关系等等。

    第三点就是模糊语言它还具有一定的委婉效果。当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学生的回答并不完整的时候,老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这个时候建议老师运用模糊语言去鼓励学生,但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如果应用了准确语言,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挫伤,不利于学生后续的继续学习。

    二、模糊语言在应用文教学中使用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首先适当的使用模糊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兴趣的。因为模糊语言本身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应用它本身的灵活性,对于事物的描述以及问题的引出都巧妙的进行设计,从而引出学生本身的好奇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运用模糊语言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情景描述,然后让学生来主动参与和思考。这样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带入到自己所设计的情景环境中进行思考[3]。

    其次,对于一些非常专业性的问题,就可以适当的使用模糊语言来进行阐释。虽然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一般要求教师授课的语言要准确精炼,并且较为严谨。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有些时候恰当的使用模糊语言就能够很好的概括和传达对于问题的解释和认知。例如在进行一些对照性词语的教学过程当中,用形象化的一些模糊语言就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并且有的时候由于模糊语言的生动性,可以更加快速的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性。

    最后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如果巧妙的应用好模糊语言所具有的委婉效果,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上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理,不要轻易的去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直接点名批评学生的话,就容易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感。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运用模糊语言去进行适当的提醒,就能够既起到警示学生的作用,也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达到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是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在应用文教学中缺一不可,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我们只要理解好模糊语言所本身具有的特点,并加以巧妙应用,就可以让不同的语言焕发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魏向阳.模糊语言在应用文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5):63-65.

    [2]任俊峰.浅谈日常应用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影响及其表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2):64-65.

    [3]聂世栋.应用文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技巧提升思考[J].北方文学, 2017(14):2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