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
范文 | 马喆 【摘 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重要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了广大历史教师讨论的焦点。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该紧跟新课标的方向引导,以核心素养为基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高中生的历史观念和综合素养为基准,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46-01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教学的时候,逐渐形成的基本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广大高中学子要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确认知中国历史的变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历史、爱上历史这门学科。在当今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很多教师已经逐渐扭转了以往干巴巴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开始重视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历史人文素养的培育,很多学生也重新定义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地位和教学意义,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历史课堂边缘化的教学地位,为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先觉条件。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新时期教学的机遇,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政策要求,参照现阶段高中生学习历史地心态和学习水平,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基准,创建合理、科学的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热忱,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健康发展。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谈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一、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高中历史课堂承载着捋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驱动力的任务教学,同时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落脚点,通过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将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揉和进去,从而有助于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时期学生学习历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依據,并重点分析和研究,基于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结合历史课程大纲,确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在立足唯物历史观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时空观念,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节课时,通过教材大纲获悉,本节主要讲了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课堂的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以总结和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并能够总结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意义。教师要擅于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比如在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理解和包容世界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 二、建立小组合作式教学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缔造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当地进行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以及讨论交流的学习模式,鼓励和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知识获取的能力和钻研历史知识框架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节课时,首先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以及京剧等剧的发展历程,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讨论发言,教师可以在旁边起到点拨和引导的作用。最后,每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介绍学习的成果和对历史内容的看法和见解,同时也要认真解答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给出的疑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和纠正,从而有利于补充和完善历史课堂的教学工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导学情境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和分析历史知识,缺乏对设置问题情境教学的意识,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设置历史相关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课堂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通过教学大纲得知,本节课内容主要讲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并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以及维新变法的具体过程。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关系脉络,进而形成有针对性、有效性地进行课堂学习,如:“师夷”与“制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维新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通过出示课堂问题,培育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历史知识,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多角度的去看待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解读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提升历史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漫长的教学过程,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能够耐得住寂寞,坚持教学的初心。在严格按照历史新课标内容要求上,根据高中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水平,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制定多元化的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创设问题导学的教学思路,不断培育高中生的历史创新能力和优秀品质,进而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紫薇.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107+109. [2]卢毅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1-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