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转发锦鲤”话题作文升格训练 |
范文 | 任守周 【中图分类号】G63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鱼,更是一种符号——与网络上的“祈福”“转运”结合,变身为供网友转发的“吉祥物”。今年2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岁的用户占87.62%。对于这股转发锦鲤的热潮,作为高中生,你怎么看?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侧面,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多角度理解话题,辩证的分析话题。材料呈现的87.62%的12-34岁用户转发锦鲤,可见这一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具有普遍性。首先,我们可以从主观的角度来看,有些人转发“锦鲤”,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好运,仅仅是一种祈福,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这无可厚非;有些人转发则是一种迷信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的无非是徒有其表的满足感。其次,从客观的角度看,中国自古就有祈福的传统,转发“锦鲤”可以看做是这一传统在现代的体现,是民族心理的一脉相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转发在某种程度上喻示着那种无厘头的社会潮流的又一次胜利,人们受其裹挟,随波逐流,盲目跟风,懒于理性思考。最后,我再从结果和意义上来看,如果仅仅把转发看做是一种祈愿,不会有什么不良结果,反而会提高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如果跌入迷信深渊,盲目跟从,必然使自己陷入空洞和虚无的梦幻中;如果把前两方面统一起来,辩证分析,我们可以有对未来期待,但不能耽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把握现在,奋发有为才是人生根本。 参考立意:1.心有所想并付诸努力,方能有所成就;2.明事理和肯努力的人能恰到好处的转发锦鲤,并真正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和彩头;3.憧憬未来,奋斗当下;4.清醒理性看待转发“锦鲤”,不盲目跟风。 病文展示 锦鲤不佑痴梦人 高三(5)班胡凯朗 古代的寺院庙宇中,香炉青烟袅袅,庄严神圣的佛像前的蒲团上,跪满了虔诚祈求的人。为尘事困扰的人,只为在一次跪拜中多一份心灵的力量。(开头想要从中国祈愿的传统入手,但是思考不充分,不理性,表达上也缺乏针对性,未能很好发挥开头的作用。) 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这种祈祷与网络交流平台结合下,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式——转发锦鲤(语言不够严谨)。信息时代,信息更替与交流日益频繁,在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现在,年青一代的压力更显沉重。于是,锦鲤在年轻人中迅速火爆起来。或是近日心情不顺,或是所等待的结果杳然,看到网上的锦鲤,随手一动,转发后或许会有好消息呢——这是青年一代的现状,也是锦鲤火爆的真正原因。(分析原因,引出观点本是提出观点的一种好办法,可惜对转发“锦鲤”原因的分析失于单一。生活中的事件往往多因一果,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多方原因,综合考虑,才能得出较为理性客观的结论。从议论的角度看,本段应提出观点,但作者却未能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何等荒谬的想法!在遭遇困境或追求目标时,不努力改变自身,却将渺茫的希望寄托在转发的锦鲤上自身毫无作为甚至依旧颓废,这何异于痴人说梦?与买彩票妄想中五百万有什么区别?现状又怎么可能因一条有心的转发而改变,一切只是自己的懒惰与侥幸心理作祟。锦鲤不佑痴梦人!(紧承上文,运用感叹句和反问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强调,表达上较有气势,但前两段缺乏理性辩证的分析,这一段内容显得很突兀,缺少必要的基础。) 沈从文在文革时期遭受迫害,一介书生被赶进牛棚,终日舞文弄墨的人干起了牵老牛、挑大粪的活,尊严被扔在地上狠狠的践踏。与沈从文有同样遭遇的很多人不堪忍受,选择了自杀,但是沈从文没有,他以最淡泊的心境接受这一切,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也不曾放下思考和写作。夏初他与友人通信,写道:“雨下了,这的莲花真美。”在绝望的环境下,他默默忍受,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不奢求那渺不可及的运气,以超然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上海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我不相信运气,我拥有的一切都是我努力的结果。”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落榜,复读,再去考,依旧差几分,第三次,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北大。此后的创业也是如此,失败之后继续尝试,最终成功。 (以上两段内容完全是用材料代替论证!举例论证的精髓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是不加论证的把材料堆砌在这里,没有经过论证分析的材料是无效的。沈从文的例子与要论证的观点存在偏差。) 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运气上,多努力一把,锦鲤不佑痴梦人! (结尾点题的力度过轻,只是轻描淡写的点出了“努力一把”,根本达不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点评:从审题上看,作者对转发“锦鲤”这一现象的理解不够充分,缺乏全面辩证的分析,所以立意上也较为模糊。从行文上看,开篇入题过慢,自己的观点态度直到第三段才有所体现,但也未能明确的提出生活中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理性的态度。接着两段又用两个事例直接代替了论证,使这两段丧失了论证的功能。最后一段匆匆结尾,主题的升华无从谈起。综合评分41分。 修改建议: 1.重新辩证理性的审题,以确定自己的主题。 2.适当地调整行文的思路,做到清晰流畅的表达。 3.恰当举例并分析论证,让议论更有力。 锦鲤不佑痴梦人 高三(5)班胡凯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祈福的习俗,锦鲤更是以其美丽的形象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条“锦鲤”也与时俱进,游进了网络,并且成了很多年轻人的“萌宠”。转发“锦鲤”得好运成了一时的潮流。(开篇从锦鲤入手,扣住材料,引出话题。)如果仅仅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表达一下对未来的期望,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迷信“锦鲤”一定会带来好运,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蹉跎岁月不自知罢了!没有筚路蓝缕的艰辛跋涉,哪有繁花似锦的未来!要知道:锦鲤不佑痴梦人!(对话题进行辩证分析,准确快捷的亮出观点。) 正如克雷洛夫所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才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缩短自己与目标的距离的最好方式是行动,而不是寄希望于好运快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只有朝着自己既定目标,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付出积极行动,在辛勤的汗水浇灌下,理想之花才有可能盛开。上海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我不相信运气,我拥有的一切都是我的实力。”俞敏洪高考时把北大作为自己的目标,第一次高考折戟沉沙,运气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他选择复读,再考,运气依然没有眷顾他;第三次,他终于如愿以偿。什么是运气?运气不过是付出了艰辛努力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副产品而已。机会和运气这类东西,永远只钟情于那些拥有坚定意志并愿意挥洒汗水的人!(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阐释观点,强调积极行动才是到达理想彼岸的桥梁;接着举例论证,用俞敏洪的例子简洁有力的论证了运气只有在艰辛努力之后才可能降临。这里删除了与论证中心偏离的沈从文的例子,使论证更集中有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件件称心,一条“锦鲤”也绝不可能让你鸿运当头,靠焚香祷告式的迷信行为根本无法换来梦想成真!我们可以有对未来的期待,也可以用这样的行为为自己鼓劲加油,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我们的根本是自我的勤奋努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机会只青睐于有头脑的人,幸运只是有实力者把握住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只有这样,转发锦鲤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制造垃圾信息,肆意炫耀自己的浅薄,又有几人愿意跟随你的幼稚浅薄而转发“锦鲤”呢?(再次扣住“锦鲤”话题,道理论证,深化主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抛却幻想,怀揣梦想,在我们最该努力的年纪积极行动,努力拼搏,为我们的未来打call。因为锦鲤只佑追梦人!(以积极行动,实现梦想收束全篇,并呼应标题。) 点评:通过对话题的重新审视,作者对主题有了更加全面辩证的认识,立意更加准确。在行文的思路上也有所调整,引题简洁快速,论证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在内容上,作者紧紧扣住主题,引用一定数量的名言充实了文章,同时使用例证,有力的论證了观点。总体看来,升格之后的文章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综合评分52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