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现状 |
范文 | 【摘 要】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的现状,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档案馆的整理和地方性知识挖据的水平。文章从馆藏分布、检索和利用、整理和研究情况等方面为切入点,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配置整理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对整理质量的监督和管控等整理与研究的策略。 【关键词】馆藏档案;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整理与研究 【Abstract】The status of 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of collection of border education archiv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an reflect the level of the arrangement and local knowledge excavation of regional archiv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collection distribution,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arrangement and research,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reasonably Configuring the arrangement resources,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local,and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the arrangement quality. 【Keyword】Collection archive;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Guizhou border education;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引言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边疆是地理概念,是指国家的边界地区,但是贵州和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省份不一样,它没有毗邻他国,那为什么民国时期贵州地区的一系列民族教育行为被称为边疆教育呢?曹树勋在1945年出版的《边疆教育新论》中论述到“边疆由于分判标准不同,含有三意,一曰地理的边疆,二曰政治的边疆,三曰文化的边疆;……黔之苗区、滇之夷区、桂之瑶区,距离国防线也尚远,不得谓为地理的边疆;其服膺中央及地方之政令也甚早,不得谓为政治的边疆;而以其在文化上有不可讳言之差别,乃称之为文化的边疆。”[1]1,3故而,民国时期贵州地区的一系列民族教育行为可以称为边疆教育,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档案,也就称之为边疆教育档案。因此对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贵州边疆教育档案的重要历史价值,进一步挖掘贵州的地方性知识。 一、概念的界定 民國时期贵州的边疆教育,又叫边民教育、苗民教育,是指民国时期围绕贵州边疆教育所产生的各种档案记录,除了政府文书外,还有相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档案记录。具体内容应按照1941年《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2]所要求的对贵州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进行调研,统计的信息内容应涉及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师范教育以及民族地区、边地地区的国民教育等。 二、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微信和网络等途径对贵州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进行调研和文献搜集,通过分析和总结得出贵州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现状有如下几点: (一)馆藏分布情况。据统计,贵州现有各级综合档案馆98个,但并不是所有的档案馆都馆藏有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其中南明区档案馆、云岩区档案馆、乌当区档案馆、白云区档案馆、观山湖区档案馆、六盘水市档案馆、钟山区档案馆、册亨县档案馆、万山区档案馆等9个档案馆无馆藏民国时期档案;道真县档案馆、凤冈县档案馆、紫云县档案馆等17个档案馆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档案移交、民国时期档案保存不善,如土匪烧毁等原因导致这些档案馆虽有民国时期档案馆藏但无边疆教育档案内容。其余72个档案馆或多或少都馆藏有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概况表、学生和教职工名录、毕业证书、薪俸和补贴领取的凭证以及围绕边疆教育运行所产生的指令、训令等,如平塘县档案馆藏的“内政部、贵州省政府、自治筹备处、平舟县政府关于选送苗黎子弟入自治讲习所等训令、指令”[3]。这些档案馆中以贵州省档案馆、贵阳市档案馆和湄潭县档案馆、平塘县档案馆馆藏较多,也较为系统,其他的则较为零散。 (二)整理情况。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没有单独地进行过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一般都与其他民国档案一起进行,对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整理和修复。贵州省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在1964年到1986年间,对于民国档案采取在遵循原有基础上,区分全宗、合理分类、划分保管期限、编制目录等整理活动。[4]113进入21世纪以后,各级档案馆借助不同的契机,对馆藏的民国时期档案进行小规模的整理,如清镇市档案馆,为了满足国家二级档案馆的标准,对于部分不规范的民国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另外,在国家或是地方财政安排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项目资助下,从1984年至今,各级档案馆积极开展对民国档案的修复和抢救工作[5]80,但是据笔者在查阅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过程中发现,纸张破损、虫蛀、字迹模糊等现象依然存在。 2.数字化。目前贵州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都在开展数字化工作,一般采用外包服务的模式,但是各地的工作进度不一,如平坝区档案馆、平塘县档案馆等已完成民国档案的数字化,贵定县档案馆、麻江县档案馆等正在进行数字化,关岭县档案馆由于经费问题已经暂停了数字化工作。 (三)检索、利用情况。贵州省各级综合档案对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就检索工具和利用范围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提供电子文件目录检索和电子全文利用,不在提供纸质档案原件,如平坝档案馆、清镇档案馆,但是这类档案馆目前还是少数;第二类提供电子文件目录或是纸质目录检索,并提供纸质档案原件进行利用,但具体方式上还有所区别,如贵州省档案馆和花溪区档案馆都提供纸质检索目录和纸质档案原件,但是贵州省档案馆在利用上限制利用者的节约数量无人在旁边监督,而花溪区档案馆则是不限数量,但有人在一旁进行监督;第三类将档案列为受控件,限制或是不让检索和利用。其中镇宁县档案馆和三穗县档案馆可以提供少量的档案查阅利用,不支持大范围和公开发表,而铜仁市档案馆、务川县档案馆、赤水市档案则直接将民国时期档案列为涉密不讓检索和利用,这一类档案馆在贵州不在少数;就检索、利用的效果来看部分档案馆还提供手写的案卷目录,由于字迹潦草或是书写不规范等原因,对信息难以辨认。 (四)研究情况。针对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的研究从民国本时期就开始了,如《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边民教育之借鉴》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更多的来源于实地调查,而不是根据民国时期贵州的边疆教育档案,况且这些成果本身就是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的一部分供后代学者研究。而建国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分为四类:一、志书类,这一类主要是贵州的地方志委员会和教育机构共同编制的教育志,这也是针对民国时期边疆档案的最直接利用研究,如《贵州省志·教育志》、《黄平县教育志》等;二、针对民族或地区的通史性、专门史研究,这一类研究成果是包含有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的综合性成果,如《贵州通史》、《贵州:教育发展的轨迹》、《民国时期贵州的边地教育》等;三、针对某一特定时期的研究,当前学者针对这一特定时期一般都选为抗战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也是边疆教育发展的高峰时期,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边疆教育研究》、《抗战时期贵州民族教育问题研究述评》等;四、关于教育发展个体的研究[6]。这一类成果它们或是关注某一类教育的发展,如小学、师范学校国民教育;或是对某一民族或地区进行分析,如《抗战时期“新边疆”视域下的贵州苗民教育》;或是对某一主要人物进行研究,如《梁瓯第的西南边疆教育研究及其价值》。纵观这些成果,虽然都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但是利用的范围还十分有限,并且缺少专门性的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资料汇编成果。 三、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在馆藏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整理与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整理、修复资源不足。整理、修复资源主要包括人员、设备、经费等。目前,由于工作需要,部分档案馆工作人员被抽调其他部门或是基层或是外出学习等原因,如安龙县档案馆主要工作人员抽调到基层,而在岗人员多为临聘只能从事利用工作,不能进行档案的整理和修复工作,致使整理工作人员不足;同时,经过笔者走访多个档案馆发现,均无专门的档案修复人员和修复设备,多聘请退休人员或是由外包公司进行一般的修裱工作,无法从事字迹恢复等专门性的修复工作,另据笔者了解,贵州省专门的档案修复人员都只在10人以内,并多在贵阳工作,由此可见贵州各级档案馆急需具有档案修复知识的工作人员。另外,整理修复的费用也存在不足,如关岭县档案馆由于主管部门的经费问题,已经停止了数字化整理工作。 (二)档案整理质量制约着档案利用质量。档案的整理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档案损毁和字迹模糊,整理修复工作不够及时;如全宗号M102[7]贵州省教育厅档案文件中的348号文件《民国37年第一学期各级边校机关及各级边校一览表》出现了虫洞,影响着文字的辨识,文件349号内容装订倒置,致使利用不便。二、检索工具不规范;部分档案馆的检索目录为手写,但是字迹潦草难以辨别文字内容,还有就是数字化后文件目录错别字频频出现。三、由于数字化设备的像素问题,部分数字化全文只能在设备上查阅,输出后的纸质材料,字迹模糊,识别度不高,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因此,档案资源的质量将制约档案利用质量,影响档案信息的获取,另外,档案内容为繁体字书写,限制了利用的人群,也给档案利用带来了不便。这些整理问题都一定程度的制约着利用者的利用质量。 (三)研究主体接触档案材料的程度不深。笔者通过对众多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研究成果的内容和参考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文史科研机构和各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它们虽然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材料,但接触的程度不深;其中程度较深的有《抗战时期的西南边疆教育研究》、《贵州:教育发展的轨迹》等,都进入过档案馆进行查档利用,但更多地则是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或是各地的教育志进行写作,没有真正接触到所需内容的全貌和一次文献,接触档案材料的程度不深,另外专门的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汇编类成果也没有。这也可能与研究成果的主题和档案馆对于民国档案的管控利用有关。 四、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的新策略 面对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重新进行思考: (一)合理配置整理、修复资源。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修复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员不合理、知识不足、设备不足、经费不足几个方面。面对抽调这是政治任务是我们要积极配合的,如何能在完成上级交代任务的同时又保障本单位整理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打破过去一人一岗制,在有限的人员编制内实现工作内容相近的双岗双人制,通过培训使两人同时能掌握对方的工作内容,进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招聘人员时适当向整理、修复专业倾斜,暂时放弃对计算机专业的热衷;和行业内的教育机构合作加强自身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把“外引向内培转变”,最后,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完成整理、修复的基础建设,如设备配置以及数字化工作。 (二)加快数字化进程、提高对整理质量的监督和管控。针对目前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数字化的进程,各地应加快数字化进程,及早的完成目录和全文内容的数字化工作并提供利用,这样能更好的保护纸质原件不再受更大的损害;在数字化过程中,应提高对整理质量的监督和管控,首先应做好对于纸质档案的修复,比如对于利用过程中发现的破损和字迹模糊档案的及时修复,这样才能保证数字化后档案内容的识别;其次要对数字化的设备和人员加强监督与管控,保证数字化后的档案质量能够满足输出需求,检索目录准确无误,能够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另外,对于工作过程也要加强管控,对于一些不当行为及时制止,防止更大的错误出现,如打乱原有存在习惯,整理后的档案秩序状态与整理前档案秩序完全不一样,工作人员要对馆藏档案重新熟悉位置和秩序,耗费大量时间。 (三)加强校地合作。加强与贵州师范学院档案学专业的合作,一是利用其现有教学资源和实践设备,定制符合本馆整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邀请档案学专业的师生到馆进行专业整理实践,这样既可以解决馆内人员不足、知识不足的现状,又可以帮助档案学专业了解檔案工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三是以科研与学术研究为桥梁联合开发边疆教育档案,共同挖掘贵州的地方性知识。 (四)加深研究主体与档案材料的接触程度。研究主体只有加深与档案材料的接触程度,才能获得更真实的信息记录,也才能发现新的史料内容进行研究,而不在“就书本论研究”,为了加深研究主体与档案材料的接触程度,各级档案馆一是可以编研本馆专门的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汇编类成果;二是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放松对民国档案的管控,为其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而不是让其望而却步,阻挡研究主体与档案材料的接触。 五、小结 通过对贵州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贵州边疆教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现状的分析,能够让其他学者了解到贵州省各级档案馆的整理进程以及地方性知识的挖据程度,能够为日后各级档案馆的工作目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树勋.边疆教育新论[M].上海:正中书局1945.1. [2]贵州省政府教育厅.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12. [3]0-7-34,民国平塘县政府档案目录(教育科)1931. [4]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档案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卷三十·档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 [6]刘军.抗战时期贵州民族教育问题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7(4). [7][M102]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档案馆馆藏建国前档案全宗一览表,1923-1949. [8]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教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9]赵彦昌,苏亚云.南部档案整理与研究述评[C]//赵彦昌.中国档案研究(第六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刘凯,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讲师,档案学硕士,研究方向:档案历史文献、民族档案、档案基础理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