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整体护理在躁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
范文 | 张亚云 杨二梅 李运良 张亚莉 郑鸿伟 【摘 ?要】目的:对躁狂症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收入的躁狂症患者82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整体护理)各41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就护理后的GAS、BRMS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依从性而言,观察组为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61%,X2=10.039,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躁狂症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躁狂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43-01 躁狂症这种精神障碍疾病以情绪起伏剧烈、易发怒、情绪高涨、妄想、伤人伤己行为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1],并且该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本院将整体护理应用于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收入的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与传统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收入的躁狂症患者82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2例和40例,年龄21~63(40.33±6.92)岁;病程2.2~10.5(5.14±1.43)年。根据随机奇偶数字方式将上述患者1:1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做t检验或X2检验,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纳传统护理,主要包括:给予患者常规饮食指导、入院宣教、遵医嘱用药等,病房环境要适宜并且要定期消毒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纳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来对患者的详细资料、发病原因、发病时间以及精神状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对患者的狂躁情况进行安抚,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每周对患者进行两次心理疏导,每次0.5h左右。 1.2.2 治疗护理 通过自制示范录像、VCD多媒体录像、口头健康教育、发放书面健康教育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患者的健康指导,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表现,遵医嘱用药并仔细核对,保证治疗安全、规范。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GAS(大体评定量表)、BRMS(躁狂量表)[2]進行评价并对比;(2)依从性从按时用药、科学并遵医嘱用药、禁酒、不随意服用其它药物等方面进行评价,如果完全做到则判定为完全依从,如果做到3项以上,则判定为部分依从;如果做到3项以内,则判定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完整的收集,并统一导入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用X2检验来进行2组总有效率(%)的比较,用t检验来进行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比较。检测P值大小,以0.05(α值)为判断标准,如果所检测P<0.05,则表示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GAS、BRMS评分对比 就护理前的GAS、BRMS评分而言,参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GAS、BRMS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但是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依从性情况对比 就依从性而言,观察组为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61%,X2=10.039,P=0.000,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躁狂症主要进行药物治疗,但是临床效果有限,需要通过科学、精心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护理后的GAS、BRMS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依从性而言,观察组为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61%,X2=10.039,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躁狂症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莹.精细化护理措施在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126-127 [2] 邱娟红,谢丽.整体护理对改善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6):802-8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