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工作模式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
范文 黄世芝
职业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那么选择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中职生,如何让他们在两年多的学习中,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如何让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如何打好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现状和问题
最近两年,提倡教学新课改,那么在我们这门课程中,如何应用新课改,如何应用新的形式教学,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摸索阶段。以下是和教学相关的几个事项分析。
(1)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打字、计算机硬件、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内容涵盖广泛,要在一个学期内学习完毕,任务艰巨。如:Office。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得比较轻松,但往往操作的不是很熟练。
(2)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中职生普遍存在对学习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偏低,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可以体会到中职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大部分的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学习,主动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基本很少。因此,一个学期的课时,让中职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有难度的。特别对于刚刚毕业的他们,对学习目标,学习方向都不明确,甚至选择该专业,也是因为计算机好玩而选择计算机应用专业的。
(3)对教学方式的分析
中职教师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先是课堂讲解,实现操作步骤,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方法,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例如,实现简历的设计,教师在教师端操作,实现简历的制作步骤,在讲解过程中分开几个小任务,如:任务一,设计简历表格;任务二,合并单元格、删除单元格;任务三,添加内容;任务四,完善简历。每完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实现一个任务。学生基本能够接受。可是这样教学的弊端是,当我们让学生自行再设计一份简历时,能真正实现简历设计的学生,达不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操作完成,没有经过他们大脑思考,为什么到这一步?有没有其他别的方法可以实现?等等,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
2. 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式进行,采用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充分实现课改,打字课程、认识计算机硬件、认识office办公文档等内容。通过设计学习情境,实现项目教学。例如会议通知的制作,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如下:
工作情景描述:办公室文员从部门负责人处领取会议通知制作的任务;分析任务要求,与负责人进行沟通,收集会议信息及相关资料;并按要求使用word软件制作初稿,交负责人审核;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使用打印机输出定稿,交付文件使用人员并办理文件签收手续。
工作与学习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会议通知的制作,工作过程中学习会议通知的编写、标准指法、 WORD编辑方法、使用打印机。
与其他学习情景的关系:“会议通知的制作”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学习任务,为“办公文档处理”课程的后续学习情境打基础。
学习目标:能够准确分析工作任务要求;能够按标准指法录入文字;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会议通知文稿;能够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与排版;能够按规范格式制作会议通知;能够在说明书的指导下使用打印机输出文件。
教学方式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习组织方式以独立完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为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
教学流程:(1)引入情境,布置任务;(2)收集会议相关信息、资料;(3)制作初稿交付负责人审核;(4)根据反馈意见完善、修改;(5)输出定稿,交付使用人员。
学生评价:
(1)准确分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要求(教师评价)
(2)按标准指法录入会议通知书面文档(自我评价和互评、教师评价)
(3)独立编写简单的会议通知文稿(自我评价、教师抽查)
(4)使用word软件按规范格式要求完成会议通知制作(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5)使用打印机输出文件(自我评价)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掌握。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仅是让学生觉得学某一知识点所带来的乐趣或用途,还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知识潜在的表现。
3. 优化课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内容
由于教材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需要熟悉多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包含幻灯片的制作,学生幻灯片兴趣比较高,抓住这样的特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制作相关幻灯片。例如爱好篮球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素材,来完成幻灯片制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方法和步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完成任务,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加大深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接轨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上机实践的主要内容就是Office。在上机实践时给学生相对比较宽松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掌握较好,内容接近实际,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个人相册、个人简历、名片、通知书、邀请函、成绩表、销售表等等。
5.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何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毕业后适应工作的需求,毫无疑问需要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而学生往往懒惰,被动学习,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我们要探讨学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蒋宗礼.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