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多媒体在新课改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 |
范文 | 石岩 【摘 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媒体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能直观地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授课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和总结教训,将多媒体教学加以完善,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历史教学 利弊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施的日臻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很有活力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学中有力的辅助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所制造的声、光、像等效果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各种感官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更加容易为学生所“识别”。因此,计算机多媒体的引入,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多媒体技术若使用不当,也会存在一些弊端,这就要求教师扬长避短,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良好的辅助作用。 1 多媒体对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具有诸多优势。 1.1 创造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有兴趣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其主导地位。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产生。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一个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课堂环境,学生自然就具有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林则徐》中关于禁烟、硝烟的片段,同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的个人事迹等对整篇课文加以讲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将以往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1.2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呆板、内容有限,而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教学课件,可以提升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对历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学时数在逐步减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书写教案,在课堂上又将书本中已有的知识罗列到黑板上,势必缩短有效授课时间。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师从这些枷锁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思维,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效果、学科内容的进展,所授班级的不同将授课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的配合,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去,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2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1 授课进度过快学生应接不暇 多媒体教学包含的信息量大,播放的速度快,在学生眼中和头脑中停留的时间短,使学生目不暇接,理解、分析和消化的时间少,常常会造成教师对着屏幕讲课,学生不停抄笔记而没有经过思考的现象。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脑疲倦,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听懂,后面的就更听不进去了,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长此以往也可能会使得一些学生上课时不作必要的笔记,下课后将教师的幻灯拷贝作为复习资料这将大大降低多媒体教学效果。 2.2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传统教学中,因教师除在脱稿情况下授课外,并需要板书,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备课,对授课内容深刻理解,熟记在心,并能深入浅出、准确和流利表达。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授课内容都已编入幻灯片中,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幻灯内容做指引,按部就班地按照课件所提供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掘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在遇到突然停电、硬件设备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时,习惯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会显得手足无措,影响正常的教学。 3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3.1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占据课堂授课的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口头、笔头表达能力、语言手势、身体语言甚至表情的交互传递等特点都发挥和产生了极大的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有时会使教师忽视通过这些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传统教法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记笔记,也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相关知识。教师的口头陈述及板书也能体现教师对课程的熟悉程度而非单纯依赖多媒体,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将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使学生调整视觉角度,防止长时间注视屏幕而产生的眼睛疲劳和思维僵化,也可以调整教学节奏、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应该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复习。多媒体能直观地体现历史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课前有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这样才能充分消化、理解课堂知识。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可保存性和再现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课后的复习来弥补课堂上遗漏的部分以及加深巩固学习,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育栋. 从历史多媒体教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1). [2]王慧民. 浅谈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 文理导航(下旬),201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