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解析 |
范文 | 王崇梅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显得很重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本文将浅析高职院校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常采取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不断扩招,直接减少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致使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迷。 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加强,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日益重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面临重大危机。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低,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弱。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干劲。③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当前的生源状况和社会用人发展趋向之间有矛盾。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解决办法 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唯有老师尽可能地为学生传授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生活中或职业场景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涵养,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职业生涯、终生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所以,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老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互动式教学,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实效最优化。 三、常用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源于英国教育家珀拉胡介绍英语教学时采纳的新教学法。此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履行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方式,发挥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英语。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核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多个难度适宜的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每个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英语。比如进行一场小型辩论会,老师给学生两个对立话题并指导学生组织筛选相关材料,课堂上辩论双方学生陈述观点,老师最后总结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无一不体现任务分配的教学理念及其科学合理性。该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分组讨论法。它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协作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树立学生自信心。那些不敢或不向老师直接提问的学生利用这样的分组机会,跟同学交流并解决其不懂的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诚然,整个过程中,老师应当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当某个小组讨论氛围十分浓厚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当发生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应当合理帮助;当遇到较多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老师应当给以正确的引导和解释。分组讨论法,冲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 (三)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情景教学,它着重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依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语言交际环境,从而让学生获取感性的知识材料。学生通过自身对情景的理解,加强知识与情感的融合。学生通过扮演其感兴趣的角色,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寓教于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在整个自由表演过程中,牢牢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还能巩固部分已经学过的知识。实际教学中可以围绕“工作”这一中心词设置如下话题:你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期待;你认为在面试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等。根据以上话题,展开情境讨论,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招聘官以及应聘者,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迅速提升,使得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 (四)激励教学法。激励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动作去激励启发学生,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行为表现。教师应尽量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鼓励,具体表现有期望、鼓励、喜悦、默契、赞许、信任、会意的微笑。特别是对基础相对弱的学生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增强其自信心。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适时运用激励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证明,大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学习效果比平时学习效果好得多。“石本无光,相击而光”教师应巧妙用激励手段,让课堂成为“智力竞技场”,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 四、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它符合语言学习的逻辑规律,更能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极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在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只有老师真正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由原本的表演者转变为课堂的设计者,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变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才能根本上解决当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 【参考文献】 [1]倪士俊.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解析[J]. 才智,2013,06:166. [2]马秋菊. 交互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杨琳.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失真与归真[J]. 江苏教育研究,2013,09:47-49. [4]张慧.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方法[J]. 新课程(下),2013,11: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