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之江学院绍兴校园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探究
范文 吴志坚 杜丰 谢春萌
【摘 要】随着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不断推进,新型的书院制管理模式逐渐被一些高校采用。本文通过对比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现有住宿管理模式,探讨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以生为本,综合素养为先,实施通识教育,注重互动、引导和自治。
【关键词】书院制 社区 管理模式 之江学院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场所之一,被誉为“第二课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分制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而传统高校沿用的院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很难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以下简称之江学院)2013年迁建绍兴为契机,实行书院制社区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
一、现有住宿制管理模式的困境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高校宿舍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但现实中因历史沿俗、传统理念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参与度并不高 [1]。以之江学院为例,现有住宿制管理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困境:
第一,沿袭学校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模式,重管理,轻服务。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价值观和思想多元化现象日益突出,学生要求参与宿舍管理,成为宿舍区“真正主人”的意识逐渐增强。而传统宿舍管理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第二,现有的“科层制”管理模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科层制管理模式下,权力相对高度集中,一线教育工作者难以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作为学校的最大主体,学生也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三,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监督部门发展不完善。现有的社区学生组织多是执行管理老师的任务要求。再加上独立院校大学生自我素质、能力和经验的限制,从事管理工作难以把握宏观方向,现有的“自我管理”多是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补充,如夜间晚归寝室抽查等。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人,是学校的重要主体之一,理应有管理权利。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体现出高校管理的民主性[2]。作为学校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大学生权益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时候甚至认为是“合理缺失”。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低估学生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因此,实施更为民主、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成为之江学院绍兴校园众多创新管理模式中的最终选择。
二、之江学院绍兴校园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
书院制社区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的,学生社区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界定。书院制社区除拥有传统学生社区一般功能、规章制度等属性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从区域上看,它集实体学生社区和虚拟学生社区(即网络空间)于一体,是立体生态空间;从功能上看,它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党团建设、课业服务于一体,是个独立运行机构;从培养方式看,书院制社区中学生可以跨专业交流,也可以跨院系选修,是一种个性化培养模式[3]。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通过构建学生社区立体生态教育系统,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管理自治和环境熏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健全人格,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3]。
具体来说,之江学院绍兴校园书院制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开展通识教育,拓展学生视野。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进均衡教育,以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抽象能力与综合思考能力[4]。之江学院绍兴校园开拓了工程技术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世界视野、社会科学与现代文明、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五个模块,共计17门通识课程,吸引了近1400名学生主动选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视野的开拓。
第二,建立了学生事务自我管理试点。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社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是为了加强社区活力,繁荣社区公寓文化,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之江学院绍兴校园社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公寓自治委员会”学生组织,并配备指导老师。通过前期系统规划,后期循序渐进,实现了公寓事务自我管理,公寓文化自我设计,公寓活动自我开展的目标。每栋楼都有自己统一的文化内涵。
第三,聘请社区导师,沟通接触零距离。社区首批聘请学科专业带头人、职业规划教师、学院辅导员等15人为社区导师,负责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的引导工作。导师分为常驻和定期两种。常驻导师以辅导员为主,通过定期寝室巡查等方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学生动态和化解心理、学业生活难题。定期导师通过公寓办公室驻班、开办讲座、咨询门诊、科研项目召集等方式辅导学生学业,解答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困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打造生活社区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设备。除满足学生基本的住宿需求外,社区配套师生活动中心,提供了活动室、自习室、形体房、音乐房、器乐房、创业创意工作室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便利性,也便于社区导师指导。
良好的学生社区社会生态实质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社区环境[5]。书院制社区模式实质是通过学生组织进社区、导师制度、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及文体活动等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挑战及展望
随着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逐渐推进,与传统院校(系)两级、“科层制”管理模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作为一所拥有15年本科办学历史的独立院校,传统管理模式依然有着浓厚的印记。然而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权,社区化的服务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学生易将生活、文化活动重心放在了社区。再加上学分制下通识课等课程相继开展,学生自主选课,临时组班,使班级概念、班级管理功能逐渐弱化,给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
从目前实践成效来说,推进书院制社区发展,学校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学校管理思路,践行社区管理理念。学校转变传统育人理念和管理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助推学生成长为本。以社区为载体,促进学院的专业教育与社区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有责任感的学生[6]。
第二,完善社区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营机制,加强学生自治管理成效。目前来说,学生自治组织运营良好。但是受限于社区发展规划尚不完善,学生个人素质能力限制等,依赖社区指导教师和社区导师较重。因此,着力完善社区发展规划,提升社区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成为现今较为突出,也亟须解决的难题。
第三,加强社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从现有聘请的社区导师数量来看,师生比约1∶125,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加强社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现在,学校通过招聘社区专职辅导员,公开招聘社区导师,普通教师值班督导等方式不断充实社区人才队伍,实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汉昌. 大学生参与管理的 “书院制” 宿舍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0 (12): 175-176.
[2]黄海涛.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27.
[3]单德伟, 陈晓斌. 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 高校辅导员, 2013 (4): 48-51.
[4]温旭. 以书院管理模式完善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探析[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4): 19-23
[5]陈晓斌. 高校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学生社区建设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37.
[6]陈晓斌. 新型书院制: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 教育探索, 2013 (8): 96-9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