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热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
范文 | 李惠 刘丽华 【摘? 要】目的:研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内热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内热针组和电针组,组内分别有40例。内热针组采取内热针治疗,电针组采取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内热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点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 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内热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内热针;电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97-01 当前社会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化和劳损压迫到神经根,使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颈部僵硬、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内热针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内热针治疗,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内热针组和电针组,组内均有40例。内热针组中,女20例,男20例,年龄44-69岁,均数为(56.19±4.28)岁。电针组中,女21例,男19例,年龄44-70岁,均数为(56.92±4.1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相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内热针组:首先选择针柄直径为1毫米,针体直径为0.7毫米,针长4-8厘米,常规进行消毒,依照软组织外科学的肌肉附着点的分布进行针刺。(1)颈椎横突的肌肉附着处包括前斜角肌、肩胛提肌、后斜角肌;(2)颈椎棘突的肌肉附着处包括上后锯肌、斜方肌、项半棘肌、小菱形肌、棘间肌、头夹肌;(3)颈椎后关节的肌肉附着处包括椎旋肌、多裂肌。针以15°角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达到4-8厘米,之后连接内热针治疗仪,仪器型号为NRZ-16R-E型,对针体的温度设置成40℃-50℃,初始温度设置成42℃,然后逐渐升温,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两周。电针组:将针垂直刺入双侧的C4-C7夹脊穴,得气之后再用电针治疗仪治疗,型号为G6805-2型,将连续波的频率设置成2HZ,电刺激的强度依照患者的耐受度进行调整,留针时间为20分钟,然后快速出针。每天治疗1-2次,每周至少治疗5次,共治疗两周。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颈部用围巾制动,局部可以适当用冷療缓解红肿痛症状,常规抗感染治疗,认真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颈椎病症状与功能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对患者进行评分[3],应用改善率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0-治疗前评分)]X100%,痊愈:改善率超过75%;显效:改善率50%-74%之间;有效:改善率25%-49%之间;无效:改善率低于24%。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内热针组治疗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9例(97.50%),电针组治疗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2例(80.00%),相比较差异显著(χ2=15.336,P=0.001),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主要症状是由于神经根的炎症因子局部刺激以及反复受压引起,导致神经分布的区域皮肤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肌力下降、肌容量减少、腱反射减弱等症状。临床治疗的目标就是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4]。 本研究得出内热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点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内热针治疗主要是针刺时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小血管扩张,有助于血流速度的加快,促使蛋白质分解变性产生组胺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使得血管营养物质供应丰富,有利于水肿的消散、清除代谢产物等来促使组织的修复[5]。内热针治疗的针比较粗并且长,有助于刺到深部的病变软组织,不会由于肌肉收缩导致的滞针或者断针,并且治疗时的温度容易控制,操作安全简单,有效的将温度传导到病变组织中,使得人体各穴位经络的气血更加通畅,因此治疗效果比普通的电针治疗更加明显[6]。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内热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辉,欧阳丽萍.内热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6):22-23. [2]? 孙卓垒,黄曼丽,黄惠萍等.三痹汤联合内热针及针刀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性疼痛及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4-77. [3]? 王明华,湛梅圣.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00-103. [4]? 蔡静敬,李伟东.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164-165. [5]? 段超,姚硕,李源等.内热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40 -42. [6]? 张照文,沈玉杰,瞿群威等.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30-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