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三通两平台”的思考
范文

    张欣

    教育理念引领 教学制度规范

    教师专业提升 教研项目拉动

    网状节点联动 整体和谐推进

    “新生态学校”实验项目组联系人:

    王占伟 ?手机:18610378011(微信同号)

    张 欣 ?手机:13703889990(微信同号)

    地 址: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邮 编:471934

    邮 箱:wljyyjy2017@qq.com

    “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提出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学资源班班通的实质内容是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1.专题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2.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3.名校网络课堂,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服务。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实质内容是,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让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的原则,先行先试,有序推动。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质内容是一个云服务体系。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学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设难度,推动资源建设和使用良性互动,提高应用水平。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使用,遇到了三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不匹配和不对称。这么丰富的一个资源,时常让教师感到茫然,原因是他们不清楚在什么原则下、什么主张下、什么体系下,该怎样去使用,并能达到什么效果,以及如何去评价、考核。

    第二,课程资源不是课程产品,由资源到产品还要有一个制作过程,而系统的制作,不是个体教师和某一群体教师所能为之的。谁来牵头?谁来负责?还有制作流程、如何使用等问题,都需要明确下来。

    第三,深度使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教育资源是一个教材领域系统变革的问题,这个系统牵涉课程与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内容如何整合?课程形式怎样去适应?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去创新,并能嵌入到现有教学体系中?教学的过程该怎样重新排列组合?这样的问题太多,大家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热情并不高,看得多、用得少,辅助于教学的多、应用于教学的少。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质是为教育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思是“两级建设五级使用”,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数据。“两级建设”,就是建立中央和省级教育管理数据中心。“五级应用”就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中央、省、地(市)、县(区)、学校五级应用。通过统一开发的应用系统形成动态、准确的数据,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为地方应用提供服务。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初衷很好,但在现实中如何使之发挥作用,仍需思考。有些地方建好了,但没有使用,还在“刀耕火种”式地管理学校;有的地方虽然高投入配置了“三通两平台”,但应用管理还很落后。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解决三个棘手的问题。

    第一,变大数据时代的“难民”“移民”为“原居民”。对于信息化时代的设备,特别是终端设备,中小学生可以说是“原居民”,很快就会使用。信息化终端就是他们的“器官”,网络就是他们的“空气”,他们自然就生存于此。而年轻教师和部分中年教师,可以说是信息化时代的“移民”,通過学习,逐渐就适应了,也能在信息化时代应用自如。而上了些年岁的校长,可以说是信息化时代的“难民”,如果不下一番大气力,就很难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智能化教育教学中。怎么办?没有退路,必须变“难民”为“原居民”,并且是“原居民”中的领跑者,至少是组织者。

    第二,根据现有“三通两平台”的功能,研发、编制使用手册和培训教材,强制性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培训不能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精准培训,让每一位管理者对“三通两平台”都了如指掌,应用自如。

    第三,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对学校管理者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三通两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不然,“三通两平台”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是令人遗憾的。

    按照规划,“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而“人人通”才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本质的核心。这一点既然是本质的核心,它代表的是方向,代表的是创新。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新生态学校的教学究竟该如何去开展呢?这值得我们好好探索。

    (责 编 帕 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