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厘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
范文

    沈丽新

    

    前几天,看到一位教育媒体编辑在朋友圈发的截图,是他替一位教师发的求助:“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部分家长跟老师沟通时没名没姓的,什么称呼都没有?不理他吧,他会觉得我们没素质。理他吧,又觉得憋屈。”这位编辑问:“老师们,遇到类似问题,你们会怎么处理?”

    我即刻评论:“我经常也遇到啊!我会对该家长加倍礼貌,先用‘某某爸爸/妈妈您好称呼,然后每句都用‘您(对有礼貌的家长当然也如此),总有一个时间他会回味过来并觉惭愧,然后开始也对我用敬语。影响或者教育他人,不是用威权去让人屈服,而是用文明的语言和行动让对方省悟,并愿意从此向上、向善、向美。”

    家长与教师,是因为学生而相处。如果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做那个守护家校关系的“安全员”,各种安全措施、救急设施都装备到位,各种隐患都考虑周到,家校关系就很少会出现问题。而如果没做好“安全员”的工作,家校关系就会经常“冒火”,教师只能为“灭火”而疲于奔命。

    一、把握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分寸

    众所周知,教育学生需要家校合力。但这个合力其实是有明确边界的:学校教育归教师负责,家庭教育归家长负责。双方对对方负责范围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提建议,但不可以过分越界。比如,教师不批改课堂作业,家长可以投诉。但教师先教单词还是先教语法,这就不属于家长跟教师讨论的范围。同理,学生如果多次、没有理由地不完成家庭作业,教师应该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并明确要求或者给出建议。但课堂上学生不专心听讲,教师就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少教师曾这样做:为了学生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作业问题,不仅时常打电话给家长,甚至要求家长到校面谈。次数多了,难保家长没有意见。长此以往,良好的家校关系是很难建立的。

    在观念上厘清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就不会轻易要求家长到学校谈话,不会轻率地提出“请家长批改作业”之类的要求。

    据此理念,我在平时的家校联系中,会比较注意措辞。比如,我每天发给学生家长的通知,都会说“今日孩子们的英语复习内容如下”,而不是“今日英语作业如下”。我会说“本周将组织孩子们默写Unit 5的单词,请督促孩子们充分准备”,而不是“孩子回家把单词默给家长看,家长负责批改并让孩子及时订正”。我会说“重点单词yogurt的拼读指导是,分两个音节记忆,前面是yo,后面是gurt。”同时我一定会加上一句“课堂上已经指导过”,免得家长疑心“老师在学校不教学生,让家长回家教”。

    二、时刻保持教师的良好专业形象

    家长不是教师的私人朋友,但很有可能是要经常互动的联系人。处在这样的关系中,教师要始终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平时发通知或者单独信息联系,要注意礼貌用语。“今天的英语回家作业如下”这样冷冰冰的措辞,显然不如“各位爸妈好!烦请关注以下通知”更具温度。而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加上一句“祝各位爸妈周末/节日快乐”,会让家长们在看到通知的时候心情愉快一点。

    遇到确实需要邀请家长到学校的情况,教师也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可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家长立刻到校,更不可让学生自己给家长打电话,而是要诚恳地发出邀请:“我觉得很有必要跟您面谈一次,今天是否有时间?大概几点可以过来?下班后也可以,我会等您。”

    而当家长来到校门口的时候,教师要以待客之道接待——去门口迎接,引领到谈话地点,准备好茶水。谈话结束后,送到校门口道别。这样以礼相待,可以最大限度化解家长的负面情绪。

    很巧,在我评论那位编辑朋友圈的第二天,一个周六,我也收到家长一条没头没尾的信息:“我们孩子考试多少分?”先不说这样的措辞有没有礼貌,事实上周五那天已经把练习卷发给孩子们看过了,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成绩。关于学生成绩,我们也多次跟家长明确过,没有百分制成绩,只有等级制成绩。但是作为教师,要避免跟家长的意气之争,要说清道理、表明态度,彰显自己的修养。我的答复如下:“某某妈妈,您好!很抱歉,因为周末,手边没有孩子们的成绩。昨天孩子们都已经看过卷子了,您可以问一下孩子。另外,学校有纪律,不允许教师告知家长们学生的百分制成绩,最多只能说等级制成绩,请您理解。祝您周末愉快!”在我这样礼貌周到的回复后,这位妈妈终于回了一句:“好的,谢谢老师!”真心感觉这个“谢谢”来之不易。

    三、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思考

    家长是家校合力的重要一方,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时,教师要第一时间思考“我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帮到家长”,而不是一味去责问家长。教师要多考虑家长的感受,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去思考。

    无论教师去学生家庭家访,还是邀请家长来校沟通,教师都要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对家长的各种观念与行为进行否定、质疑。在孩子面前,要注意维护家长的尊严。凡是要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或者行为提出商榷意见的,都需要谨慎地让孩子回避。如果让孩子听到教师对家长的各种否定,今后家长就更难对孩子进行教育了。

    同样,家长也是需要鼓励的。班上那些学困生,有的可能的确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复习督促不到位,但也有父母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孩子的成绩依然不乐观,家长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多考虑家长的感受,及时予以安慰。

    前几天,我给我执教的三个班级的部分家长发送了一条信息:“某某爸爸/妈妈,您好!孩子这次在Unit 1~4的英语练习中,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是看得出孩子很认真。今后要继续持之以恒地督促他,陪伴他每天听说读写。坚持温故知新,孩子的成绩会更好的。”这条信息没有对家长的质疑和批评,只是表达期待,传递信心。很多家长都及时回复,有诉说自己焦虑的,更多是表达自己决心的。

    四、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话跟教师原话之间有误差

    对于教师而言,带过的班级越多,就越理解孩子因为年幼、理解能力弱、想推卸责任等各种因素,会说一些并不符合事实的话。多数教师并不会据此推断这样的孩子有撒谎的不良品质,而是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更好地帮助孩子。

    然而,对家长而言,面对孩子回家指责同学、抱怨教师的话语,家长难免会产生代入感,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受伤了。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家长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就很容易产生各种误会。

    为此,我会尽早地在班级里进行各种实践,让家长接受“孩子的反馈跟教师原话之间会有误差”这一情况。

    我曾经就一次参加活动的事情,让孩子利用各种故事学习对于“机会”的理解,然后要求孩子们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并把复述录音发给我。收到录音后,我及时反馈:“各位家长好!收到孩子们关于‘机会的复述,有的复述得很好,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所以,建议家长相信:很多时候孩子说的未必是事实——他们不是故意撒谎,而是年龄原因或者记忆原因,不能很好地准确复述老师的原话。我知道不少家长对老师的误会,就是认为自己家孩子绝对不会撒谎。”

    经过多次这样练习,家长对孩子的一面之词就不会轻易相信了。比如,在我当班主任的班级里,如果孩子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有说话、看同桌练习、看书的行为,我就直接在卷面上用红笔扣10分。家长见到练习纸后,就知道孩子课堂上有违纪行为——无论孩子如何声称自己没有。但是,我到临时代课的班级,同样的红笔扣10分的练习卷被孩子带回家后,有次就得到如下一段家长留言:“今天的Unit 4测试,孩子说您可能怀疑他抄别人的,所以扣了10分。我详细询问了他,是独立完成的练习,可以排除抄袭嫌疑。还请您继续信任他,指导他。”没有前期的引导,这样的沟通成本是很大的——我需要找各种证据,准备各种措辞,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以证明孩子反映的不是事实,但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结语】

    教师与家长,因为孩子而缔结联系。这种连接关系,不是因為两者之间的共识程度高而自然走近,而是在学校随机分班政策下的被动发生。两者之间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对方的话语体系也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但教师是专业人员,不是与家长偶遇的路人,虽然并没有资格去教导家长如何为人处世,但仍可以怀着极大的善意并用专业的姿态去影响他们。而在这个充满善意并且专业的影响过程中,良好的家校关系方有可能建构,家校双方才能更好地合作,以保证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责 编 晓 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