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项驱动”,助力“一校一品”特色发展 |
范文 | 关雁军 魏娟 2020年,许昌市教育局确立了以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核心,围绕全市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全面形成“一校一特色、区域大特色,一校一品牌、区域大品牌”总体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一核心、五驱动”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市体育、美育工作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了学校品质和教学质量。 强化顶层设计,开列问题清单 为找准制约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开展的症结问题,许昌市对全市9个县(市、区)50余所学校进行了调研督导,摸清了9个县(市、区)体音美教师的配备、运动场地大小、运动器材配备、功能室建设、功能室设施等基本情况,列出了“部分学校无操场或操场不达标、大课间开展松懈或没有质量情况、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校风校貌有待提升、学生思想有待凝聚”等问题清单。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强化顶层设计,将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明确各县(市、区)教(体)局长、校长、班主任都是开展“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的第一责任人,突出校长负责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再解读、再研究、再细化、再落实。 经过准确研判,市教育局确定了以“花样跑操”“许昌市第一套特色韵律操”“花样大课间”“体音美社团活动”“提升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为主要抓手,实施“五项驱动”,剖解制约全市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项驱动”,加快工作推进 “小操场”也能搞出“大活动”。调研发现,学校操场面积不足、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活动需求是相当一部分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重点解决这个难题,市教育局鼓励各地、各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操场面积,充分挖掘师资资源,组建由体育与音乐教师相结合的创编团队,设计出既有花样、立意,又有密度、强度的“花样跑操”。此举不仅能最大化地提高学校操场的利用率,而且让学生在锻炼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市魏都实验学校利用“大线条”,巧妙融入国防教育元素,创编了“十字、米字、环形、 2020”等图形跑操形式;文化街小学设计出了“回字跑、五环跑、U字跑”等跑操形式。 自主创编韵律操。民族有根,文化有魂。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尤为重要。2020年3月,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组织专业教师创编并录制了许昌市第一套特色韵律操,由三部分组成:武术、戏曲、民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旨在突显少年强则中国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韵律操编排完成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网络点击率超过90万次,成了“网红韵律操”,被许昌市委宣传部推荐到学习强国平台播放。 为大力推广这套韵律操,4月初,市教育局先后组织县区和市直体育、音乐教师分批对这套韵律操进行学习,并逐一考核。通过钉钉平台直播和面对面培训的形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广普及,在疫情期间很好地完成了“停课不停学”。正式开学后,全市学校均进行了普及。为检测这套韵律操学习推广情况,6月下旬,市教育局还对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查督导,其中许昌一中、许昌二中、许昌十二中、许昌东城区新东街小学等学校开展情况良好,全市其他学校也已基本普及。 花样大课间让学生“动起来”。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上午大课间重点推行“三操”,即眼保健操、花样跑操、韵律操;下午大课间时间推行花样大课间、社团活动。2020年9月中下旬,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一行5人到各县(市、区),市直部分学校进行调研,每天上午1个县2所学校,下午1个区2所学校,对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韵律操、“阳光大课间”、“一校一品”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近两周的摸排。魏都区在“一校一品”区域定位上,思路清晰、效果良好,形成了各集团校精准定位。如文化街小学的书法、葫芦丝,建设路小学的足球,古槐街小学的戏曲,北关小学的武术,光明路小学的足球,健康路小学的足球、民族乐器,均特色突出。东城区兴业路小学的竹竿舞、长葛市双语学校的特色韵律操也颇具亮点。10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许昌市第一届“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评选活动,并采取层层评选推荐和专家组初评、复评、到学校现场查看等方式,最终推选出优秀单位参加省级评选。 为使“阳光大课间”有质的飞跃,2020年11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举办许昌市“一校一品”现场观摩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副局长,市直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副校长,到许昌市文化街小學观摩“阳光大课间”及“一校一品”活动。各单位观看了该校学生吟诵的《观沧海》、千人葫芦丝演奏、花样跑操等展示,与会人员全面达成共识:“阳光大课间”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融合学校多元文化,夯实基础,系统推进,抓特色,做定位,构建“一校一品”发展新格局。 社团活动让校园文化“活起来”。全市着力推进学校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在艺术教育方面,市教育局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组建合唱、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社团,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提升审美能力。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社团管理的积极性,丰富校园生活,2020年6月,市教育局专门抽调评委对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推荐上报的116个社团活动进行了三轮评审,评出一等奖40个,二等奖64个。评比发现,一些学校能够常年坚持并优质开展社团活动,如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许昌市一中的篮球社团,许昌市二高的足球社团,许昌市三高的篮球、足球、合唱、舞蹈等社团,他们以这些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 加强体音美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体音美优质课的评选力度。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020年5月,市教育局认真组织全市体音美优质课的评选活动,所有参评教师全部集中到考区学校参加评选,所有评委全部从教师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整个过程公开、公平、透明。优质课参评教师123名,评出一等奖50名、二等奖60名,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全市中小学体音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优化教师合唱团、成立教师舞蹈团。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迅速对市教师合唱团进行了优化,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这支王牌之师。为了更好提升全市舞蹈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带领音乐教师进行自主创编教材,还组建了教师舞蹈团。通过教师合唱团的优化和教师舞蹈团的成立,许昌市有效整合了全市优质音乐教师资源,提升了音乐教师业务能力,也促进了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开展全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提升。2020年10月14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20年第一届许昌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在许昌高中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共3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基本功比赛较之前举行的基本功大赛,规则上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在为期一天的比赛中,参赛选手通过抽签排序,依次进行了广播体操、队列队形口令、模拟上课、自选技能四个方面的展示。评委老师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位参赛选手都进行了集中评价,并在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现场打分排名、公布成绩,最终选出了6名队员代表许昌市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决赛。 (责 编 行 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