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作文互批互改提高写作能力 |
范文 | 秦琳娜 作文习作中跳动着的童心,洋溢着的童趣,常常会让语文教师兴奋不已,然而习作批改的高耗低效则让语文教师头疼不已。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学生注重的往往是作文的分数,对于评语只是简单地看一下,甚至看也不看就塞到了书包里。这就导致教师灯下忙于勤耕,学生写作能力却原地踏步的现状。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较多,而作文批改的方法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互批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可以激发其写作潜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升作文课的写作效率。下面就互批作文的优势、操作方法及教师在互批作文中的指导作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互批作文的优势 首先是激发兴趣。许多学生不太会写,互批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习作,学生原有观念是只需写,只需考虑写什么,怎样写。而互批后,学生需考虑怎样评价作文的好坏,怎样写更好。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在衡量自己,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高度的提升。互批使学生重新审视作文的选材、表达方法,写什么样的故事更吸引人,什么样的结构更能凸显中心,什么样的表述更规范、流畅、优美。这就促使学生写作前要先深入思考,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 其次是相互“找茬”。学生不太愿意改作文,互批能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改自己的作文时,学生往往抱着这样的心态:文章是自己的好。而改别人的作文,却成了大家来“找茬”,这种互批作文的方式让学生乐于修改作文。记得一次,我让两位有着共同习作问题的学生互批,结果他们认认真真地看看、画画、圈圈、写写之后,发现并纠正了大部分的习作错误。然后我又让他们取回自己的本子做第二次的自我补充,结果他们把同学没有批改出来的问题也基本找出来了。当我问他们有什么收获时,这两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和他的习作毛病差不多,看了他的习作我就能看出自己的问题,原先自己修改习作时怎么也发现不了,现在一看就看出来了。” 最后是有效关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如改错字、改病句、加批语等。教师批改作文,固然可以对学生的不足有及时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准确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但这种方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师往往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及时批改,时间一长学生对作文的内容容易淡忘,拿到作文时,学生的兴趣全在得分与评语上,对自己的作文缺乏自主的定位和评价,渐渐失去了对作文的有效关注。而互批作文却可以使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互相学习,提高习作的能力,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激发读课外书的兴趣。 二、互批作文的具体操作 , 一是示范改——教师领进门。修改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往往比写作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要灵活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这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指点。特别是对于习作刚刚起步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用具体的文章作示范,进行分析指导。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书写。看书写是否规范、整洁,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等;第二是语句。看语句是否通顺、恰当、得体等;第三是结构。看文章脉络是否清晰,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自然,结构是否完整等;第四是立意。看中心是否明确,立意是否新颖,材料安排是否详略得当等;第五是命题。看命题是否贴切新颖,能否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学生围绕这些方面集体讨论,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反复修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自己改——让我拥有一双慧眼。叶圣陶先生说过:“要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其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小学生对于文章好坏的鉴赏,对选词用语的推敲,还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把握。因此,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要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了,才能从中获益。 三是同伴改——互批中闪烁智慧。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互批互改中,我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四人为一组,每组优、中、差搭配组合,选出一名认真负责的学生为组长。批改时,教师将学生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人手一本,每个学生根据刚才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写好眉批和总批。然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作文,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等第,组长集中四个人的等第进行平均,然后将四人的平均成绩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互批对于学生难度较大,要根据年级循序渐进。魏书生老师在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曾列出十条要求:看格式是否正确,看卷面是否整洁,看错别字有几个,看有几处病句,看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看文章的结构,看文章的表达方式,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这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对于中年级学生,初试作文,在互相批改时,我们只让他们进行眉批,改改错别字,圈圈好词好句,画出不通顺的句子。五年级开始就可以尝试写总批。批改过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并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恰当地加以小结,融批、改、讲、评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三、教师要做好互批中的“指导员” 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做好互批中的“指导员”,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充分信任,激励为先。教师要认真对待互批中的点滴优点,哪怕只是发现一个用词准确或比喻生动的小小优点,都要倍加爱护,分享喜悦。 二是循序渐进,不求全责备。每次作文只抓住一个侧重点,进行反复强化。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必将有效。 三是指导评语,乐于接受。评语是互批中生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能够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明确互批的目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互批的热情,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四是教师批改,查漏补缺。学生批改完作文并不意味着习作的结束,教师还要批改一遍,不但要评写作文的学生,还要评批改作文的学生,评语中尤其要突出批改认真的学生,找出评语写得恰当和眉批改得好的,同时还要找出不足之处。 总之,批改作文的目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这种批改方式使学生写作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而且对自己的习作也是不厌其烦地去修改,写作水平、欣赏水平、评价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责任编辑 杨晶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