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五观端正”培养学生现代课堂言语交际观
范文

    陈卫东,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校长兼支部书记,张家港市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的江苏省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结题,目前正主持江苏省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城郊学校阳光教育品牌建设的研究”的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阳光岁月》(我的教育生涯30年)。

    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言语交际中存在一些认识或心理上的问题。一是有的学生善言语而不善倾听。大多数学生特别乐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自我表现欲强,但是往往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缺乏基本的礼貌教养。二是有的学生善倾听不善于交流、表达。这些学生天生胆子小,不乐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习惯于当听众、观众,不乐意与同学合作、分享,更不敢向教师质疑,提出不同意见。三是有的学生善于评价不正确的地方,却不善于鼓励、激励同伴。这些学生的评价往往直说缺点,忽视优点,不善于肯定和激励,评价比较单纯。四是有的学生善于评价别人,却不善于评价自己。这些学生往往只看到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此等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本人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现代言语交际观,要把课堂视作现代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世界公民意识,具体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

    平等的对话观。苏教版12册《孔子游春》中讲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完毕,又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多么生动的教育场景,民主的对话、思想的交锋、心灵的相通,至真至善至美。在对话互动过程中,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谁可以独揽发言大权,让他人闭口不言,这是交流机会的均等;没有谁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任何人,人人可以不认同并保留自己的想法,这是思想的自由。要实现机会的均等、言论的自由课堂就必须给予学生“四项权利”:人人都有互相交流、各抒己见的发言权利;人人都有补充、修正他人意见的评价权利;人人都有向同学、老师质疑甚至批判的权利;人人都有出错、认错、纠错,自我反思与自我矫正的权利。课堂还要向三类学生倾斜,即向平时胆小言语少的学生倾斜,向稳重怕说错的学生倾斜,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倾斜。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民主自由和生命成长的课堂。

    适切的仪容观。“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礼记·仲尼燕居》),真正有道德的人,无论所行何事都合乎礼。适切的课堂礼仪能够使课堂人际关系融洽,人际交往顺畅,信息的传递通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友情。作为发言者要“练胆子”,练就不慌不忙、沉着表述的心态;要“练举止”,包括交际时适切的目光、姿势、情态等肢体语言,均要自然大方,没有搔头摸耳、手捏衣角等不良动作神情。作为倾听者要学会倾听,静下心来,目视发言者,把要点记在心里,尊重发言者劳动。懂得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必备的基本礼仪素养。认真听,才能作出准确的应答。同学发言你讲话,那是不尊重;没听清楚就发表意见,那是鲁莽;没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那是不礼貌;至于答非所问,甚至“牛头不对马嘴”那更是一种浅薄。教师也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指名学生发言不要用手指指戳戳;聆听学生发言也要目光专注,或凝视学生,或侧耳倾听,或用笔记录。表情动作不夸张也不做样,仪表得体适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从中获取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积极的合作观。所谓积极的合作观就是指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合作学习之中,甘于承担重任,善于挑战困难,乐于帮助同学,勤于勉励同学,课堂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课堂学习积极、有效。苏教版12册《学会合作》中写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对于成功是多么重要。小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往往只顾自己表现和表达,不习惯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合作性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团体目标。如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项作业,让学生自己推荐好小组的领袖,组织主持活动,设立分目标,然后合理分工,科学分配任务,各自量力而行。组内异构,组间同质;组内互助,组间竞争;优势互补,殊途同归,最终共同完成一个人独学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收获合作的成功与愉悦。合作如果成为一种自觉习惯和内在动力,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的养成。

    公正的评价观。所谓公正的评价观就是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课堂交际言行,一分为二,不是一味认同、肯定,也不是绝对地批判和否定。公正的评价既肯定优点、亮点,又指出缺陷和不足,能够让发言者知错就改,心服口服;让评价者自己看到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逐步自我完善。小学生课堂评价往往比较单纯,要么都说好话,要么都说不是,而且习惯先说缺点,然后才想到说优点。这些做法均是需要矫正的,需要教师长期引导和点拨,特别是当同学的表现确实难以发现什么可以肯定之处时,教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闪光点,巧妙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可以表扬的地方,组织好语言有条不紊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赏识和激励发言者大胆发言,从而共同提高口头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关注发言时的仪表仪容等细节,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考虑评价的内容,这样的话就能做到评价具体、真实,全面、可信。

    共赢的分享观。“如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那我们相互交换,每个人便有了两种思想。”摘取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他让全世界分享了高效传输信息带来的便利,无数事实说明,提倡互享共赢的精神在今天是多么重要。学生如果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快乐分享给全班师生,就能带动大家共享学习的成果和快乐,得到共赢。分享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美德,它拒绝自私;分享是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它追求共赢;分享可以打开交际的大门,它倡导融合。当然,这种分享最理想的境界是“互通有无”“人皆分之”“人皆享之”,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共振。因此,言语交际中教师要竭力鼓励学生乐意传授和释放,乐意聆听和接受,乐意吸纳和转化,乐意互摄和交融,乐意分享和赏识,在“和而不同”中追求达到共进双赢。

    总之,课堂言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合作、赏识、互动、对话、交融、共赢等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它是提升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学生的言语交际做到“五观端正”,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社会好公民、世界好公民。

    (责任编辑 刘 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