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角色扮演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
范文 | 赵戬谷 角色扮演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给学生分配相应的角色,学生在亲历、参与中共享活动过程,从扮演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一、角色扮演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过程。通过角色扮演互动过程,学生可以获得认知与情感体验;通过对社会事物信息的感知、认识、解释、讨论与决策,可以形成自我意义及运用科学知识的态度。在学生自主与互动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处理科学信息、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从而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二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角色扮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轻松欢快、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由教师引导、提供咨询和调控,是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的活动过程。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现实情境,依托学生生活经验,构建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景,化难为易,直观生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建构知识与情感;而情境源于现实生活、真实事例,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愿望、动机。因此,学生能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获得对角色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行轻松喻悦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一般流程 一是确定主题。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二是创设情景。教师根据所选教学章节,创设情景,向学生说明表演的内容和角色的划分。三是分配角色。角色可由教师指派,或由学生自选。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装扮,表演时言语、动作要生动、活泼。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评价者,主要工作是遴选与训练学生演员,准备舞台道具与布景。四是角色扮演。学生从所扮演人物的立场去看待世界,同时体验对所扮演的人和事的感受;学生观众注意观看演出,分享过程与内容,并进行分析。教师适时评价、调控演出过程,优化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五是评价总结。学生互相评论,教师点评表演的过程。六是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 三、如何通过角色扮演 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作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许多学生在家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注意节水、节电、节粮,不注意保护环境;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得失考虑多,乐于助人做得少;有的对国家、社会、他人的事漠不关心,具有责任认知错位、责任意识淡薄、责任体验少、责任履行更少的倾向。因此,教学前须做好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研究学生特点,观察学生行为,调查学生现状。通过课堂教学,创新德育途径。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角色中来考虑问题:你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吗?你觉得自己的社会责任包括哪些?你会是一个能在社会中应用知识的人吗?或让学生设想:“假如我是一名环境保护工程师,假如我是一名生物技术专家,假如我是一名疾病防控工作者”等。这样既不占用教学时间,又能唤起学生自律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责任的关注,让其逐步去感知、认识社会,形成关爱他人和关注社会的情感。 二是优选教学内容。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具有可排比性、同位知识点多的特点,还有一些概念较为抽象,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设置与社会角色相关的具体有趣的情境,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获得认知与情感的体验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必修第一册中,“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的教学中:细胞是一个系统,而细胞器是这个系统的组成因子。细胞器可以比拟为工厂的车间、班级成员、团队成员、社会组成。学生通过不断扮演这些成员,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每一个成员的作用、体验生活、体验责任认知与责任意识,感受社会集体的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 三是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利用知识、生活经验,在角色扮演、辩论、思考中建构知识、情感的过程。21世纪是生物学的时代,生物科学、技术与产品已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通过角色扮演和对社会关注问题的辩论,学生可以了解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下的诸多社会因素,综合讨论与评估,从而得出科学、正确、负责的结论。 四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拓展课外互动空间。学生身边有着极其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可加利用,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危机、人口增长等当今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等生物科学技术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实际。如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一些流行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依据社会各界对这些现实问题的看法,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辩论中,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使社会共同价值观内化、归纳进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系之中。 如开设埃博拉病毒网站论坛。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在论坛上互动讨论。通过全员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共享、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进而建构个人主我与社会客我,增强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 五是联系社会问题,布置课外练习。在学生课后反思练习中,教师可利用现实社会中的事例,让学生在质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意识,体验社会责任,磨砺责任意志,并付诸实际行动。 比如,关于“生物多样性——濒危野生动植物银杏、珙桐、麋鹿、朱鹦等的保护与繁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的原因;濒危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繁育会影响生态平衡吗?学生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从社会各界人士的角度讨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看法。 总之,课堂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主动建构“知情意行”的过程。教师要开辟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教学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化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责任编辑 杨晶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