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与文化传承 |
范文 | 黄蕾 习进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自强,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语文学科又是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最佳载体。“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求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才能够理解,并将其传承下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阅读和文化传承统一起来呢?在此,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对什么是语文阅读的文化价值,以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化缺失进行分析,意在找到将阅读和文化传承统一起来的有效策略。 一、语文阅读的文化价值 1.文化与阅读的概念 文化,首见于《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系,把其中的精华延续下去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责任。 阅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就此理解,阅读就是从文字里获取信息,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语文阅读的价值 语文阅读具有工具价值。通俗地理解,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总称,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曾经提出:要让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语文阅读具有教化价值。人们在阅读时,都会受到一定的道德观念的感化,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影响到道德价值观的建立。《周易·系辞上》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语文阅读具有人文价值。语文阅读的对象多数是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时受到熏陶与感染,进而使学生的生命内涵得以丰富、创造力得以激发。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1.教学内容:重解构,轻建构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及解读上,更注重对文本的剖析,即利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根据课本、教参等资料将文本解读得细致入微,甚至支离破碎。这样的教学只能教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将文本中蕴含的精髓传达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更要关注文本内容的建构,要走近文本、再走进文本,发挥语文教学真正的育人作用。 2.教学方式:重应试,轻素质 虽然语文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进,比如从传统的讲授式到启发式,再到活动探究式等,都在向素质教育的目标迈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做法偏离了素质教育。例如,讲授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文化味的缺失,使学生对语文“爱”不起来。 3.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很多对于语文教学的评价,更注重的是结果,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往往用一次次的测验、统考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忘记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本质——文化教育。 4.语文素养:重知识,轻能力 很多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更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思考的是让学生如何内化这些知识,而轻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正因为以上原因,才导致了语文阅读课堂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导致了语文课堂的僵化,让本该充满人文关怀、文化意味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这不是语文的价值追求,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这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在。 三、阅读教学中文化传承的实现途径 1.通过对话唤醒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就是一种群体文化被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感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強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来实现文化认同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不断获取文化信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自然就强化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 一是生本对话。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在阅读时,人与文本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会长久地弥漫在学生的心中。比如,在阅读杜甫《秋兴八首》这组七言律诗的时候,读者无形中便会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故国之思、家国情怀,诗人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 二是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进行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活动,它具有相依性、民主性、语言性、开放性和创生性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都会强化文化的传承。例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用课本剧的方式表演文中最能表现主人公性格的地方,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讲到“负荆请罪”故事中的一些文句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验,说出自己最欣赏的那个人。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廉颇直爽磊落、知错必改,有勇气、有胆量;认为蔺相如有远见、识大体,心胸宽广。在这样的讨论中,使学生走进了文本,不仅掌握了文言词汇,还被古人的人格力量所感染并深受影响,这就是一种品质文化的传承。 2.通过思想批判建构文化 著名教育家陈启天早在1920年就在《中学的国文问题》一文中指出:从来国文教法,应该大加改革……要启发思想,又要充实思想,抽象地说,要注重学习研究批评。其大意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精华,我们应当审时度势,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文化基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与发扬。所以,有些文本,需要在批判中完成文化建构。 例如,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的主将之一,其作品从揭露封建“吃人”思想的《狂人日记》到批判腐朽儒生的《孔乙己》《白光》,这些文章对时代的呐喊,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他在《拿来主义》中批判了只会“送去”,不会“拿来”的国人,批判了对于传统文化不顾不管的“混蛋和孱头”。又如《祝福》中,鲁迅在祥林嫂身上寄托了对封建礼教、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以及包括“我”在内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成为了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从而实现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批判和无情的讽刺。还有《野草》中的一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落后文化意识的批判。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会批判继承,从而进行自己的文化建构。 3.通過阅读情景加深文化理解 给学生创设适当的阅读情景,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苏武传》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假想进行情境创设,设计“面对苏武,采访苏武”的环节,学生被这种跨越时空的采访形式所吸引。此时,教师要立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面对可以采访苏武的机会,你会提出什么怎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对苏武的内心世界进行探询的契机,是把《苏武传》引向深入的契机。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适时营造氛围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感物而造端”“凭心而构象”的境界。这样,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文化传承也就水到渠成了。 4.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文化传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有效传承文化。 一是利用写作传承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本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哪怕是一段文字,或周记、随笔都可以。如学完《陈情表》后,学生将对“孝”这一传统文化的理解写成了随笔。在学完《滕王阁序》后,学生便写出了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情景的感受与赞美,其中既有对古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有对王勃正值英年的才华绝世与胸怀豁达的赞叹。 二是利用节日传承文化。教师要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查询资料,探究其文化内涵。例如,每年清明可以开展有关清明节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明白该节是一个欣欣向荣,富有诗意的节日,是一个体现尊敬和传承孝道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国人“向死而生”的精神,从而告诫大家要珍惜生命,过好当下每一天。 三是播放文化类的精品综艺节目。例如,播放《朗读者》《见字如面》等,通过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封封古今书信,打开人生的旅程,品味人间冷暖,感受家国情怀,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四是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活动。例如,组织书法小组、文学社、诗歌朗诵比赛、名人故事演讲比赛等,或是举办文化讲座,邀请一些文化名人给学生作一些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 丰富的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文化的殿堂,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编者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