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刘雪梅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欣赏音乐,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一些基础的有关音乐的理论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这既是新课标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纵观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音乐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基于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音乐需要,使学生能够将音乐作为促进心理健康和谐的调节剂,能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能够在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以及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情况,这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尤为突出。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除此之外,部分音乐教师认为音乐学科是“副科里的副科”,因而缺乏教学热情;而学生又因为音乐这门课不需要考试,便持有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态度。教师与学生对音乐课的这种错误认知,使音乐课形同虚设,往往被自习课所代替。如此单一的音乐教学方式不但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让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也违背了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课标要求。 2.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学校普遍重视语、数、英等主科教师的配备,却很少注重音乐教师的选拔和音乐教学的发展,使得音乐学科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学校对音乐课的不重视导致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音乐高材生不愿意去高中学校教音乐课程,从而造成高中音乐教师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而高中音乐师资力量的不足遏制了学生的音乐爱好,使得高中音乐课程变成了课表上的摆设。 3.学生学习意识淡薄 在当前高中学习阶段,由于音乐并未纳入高考,所以学生往往只注重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而学习音乐的意识较为淡薄。另外,由于高中学生课业繁重,升学压力较大,故很少有闲暇时间去认真学习音乐,从而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大下降,直接影响了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个人音乐情操的培养。 4.课时不足 在高中教学课程的设置中,音乐课一般一周一到两节,课时比较少,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而,音樂教师只能将音乐课程一再压缩,只挑选重点进行讲解,而其他一些精彩内容很难深入展开,致使音乐课堂教学趋于表面化、肤浅化,使学生感到无趣无味,无法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改善高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 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课堂,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首先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继而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认识音乐的本质和更深层次的内涵,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另外,教师也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还能使学生因为一些精彩画面而对音乐课堂产生兴趣,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相应的课件来介绍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2.重视音乐教学 由于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大、课业繁重、时间紧迫,因此学校多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很少关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发展,这也使得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对此类学科不够重视,学习此类学科的意识较为淡薄。鉴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提高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为促进音乐教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订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将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需要加大优秀师资的引入力度,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3.合理选用音乐素材 不同的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同。如优美的音乐使人身心愉悦,悲伤的音乐使人心生忧郁。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音乐素材。教师所选择的音乐素材,既要体现音乐的魅力和趣味性,又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此,学生才能够通过赏析音乐达到陶冶情操、丰富内心情感的目的。让学生鉴赏大量不同的音乐素材,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这也是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4.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 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教师不能只重视音乐功底好的学生,而忽视了五音不全,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积极学习音乐,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音乐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的改善,需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多方面配合。广大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有效解决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此,高中音乐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 张慧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