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语》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
范文 | 程含蓉 [摘 要] 《论语》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思想体系趋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可成为抵制西方文化冲击的有力“屏障”,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诗乐美育能“沐浴”学生身心,其仁师之德能助推德育工作。应结合新媒体等创新元素,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塑造和谐的“道德教育场”。 [关 键 词] 《论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80-01 钱穆先生说:“《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了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卓越智慧,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许多可挖掘的深远意义。 一、能够成为抵制西方文化冲击的“有力屏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西方价值观当中的糟粕部分,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的兴起既不利于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论语》记录了孔子对弟子言行的教导,既有宏观的人生价值观内容,如“仁义礼智信”等,也有微观的三纲五常等教义。孔子以精炼简洁的言语,浓缩了思想精华,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在中华历史典籍中大放异彩。《论语》善于通过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生动的修辞手法,将深刻的道理通俗化、生动化、诗意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很有必要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出有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独特风貌。 二、借鉴孔子的诗乐美育“沐浴”学生心灵 孔子的道德教育当中始终透着一股超脱的美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越,追寻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诗、礼、乐都体现着美的元素,通过诗乐怡情养性,促进内心的和谐;通过礼仪仪表规范行为,促进生活秩序的养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前者是教育形式的外在美,包括语言、行为等;后者是内在美,包括心灵、思想的美。文与质要协调一致,才是孔子认为的理想境界。因此,德育工作应注意运用诗乐教育启迪大学生内心存在的美,使德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身心“沐浴”于诗乐美育并适然其中。这样的德育有助于通过融合中国文字之精炼和音乐的优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净化心灵,陶冶德行情操。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一种宽广平和、豁达明朗的胸襟和性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借助新媒体给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新血液” 网络文化和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和整合力可以为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活力与契机。通过改头换面的包装,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增强传统教育的效果。近几年,一些像《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优秀的电视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也让大学生发现了传统文化的美。应大力倡导利用新媒体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打造成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媒品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创新之路。 四、注重塑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场” 德育环境既有“显性环境”,也包括“隐性环境”,简单来说,显性环境涵盖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建筑设施、花草树木、宣传设备等客观物化环境,隐性环境涵盖社会、家庭和学校形成的人文氛围。良好的物化环境和人文气息,有助于塑造一种和谐的“道德教育场”。这种场的营造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某单方面完成的,而是通过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塑造而成。大到国家宏观的思想导向,小到每个家庭的一谆一教。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好典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近几年掀起了一股“最美”热评风潮,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宣扬真善美的良好途径。对最美人物事迹的宣传,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道德教育场”,通过日常生活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发挥师德建设的强大“助推力” 孔子作为万圣之师,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称得上是万世楷模。教师的德行,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育过程看似重复劳动,其实重复中充满了各种可能与变化,需要我们有创意地处理每个细节。师者只有心中有“源头活水”,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天光云影”。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做一名“四有”好老师,应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若没有诗心,便难以萌发美好的教育理想;若没有匠心,美好的教育理想多半流于空想。惟其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才能实现教育的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8.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 [3]高丽娜.孔子美学思想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