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及策略 |
范文 | 田小凤 [摘 要] 中职机电专业又称机电一体化專业,是以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运行工作,或从事机电设备操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较高的中职专业。目前,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为这一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对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该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64-01 中职机电专业涉及的行业众多,这一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可以胜任包括机电设备、电工操作、通信技术等各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较多。因此,如何培养适应职业需要的合格机电专业人才,成为各中职学校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许多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的浪潮之中谋求发展,就业趋势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这一现象的发生,与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本文对该专业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从中职机电专业的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开展、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 一、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一)学生基础差较差,缺乏学习氛围 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中考失利无缘高中的中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头脑灵活、智力发育正常,却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学习之中,而机电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造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缺乏学习氛围,而教师在这种氛围中展开教学,也会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专业的课程教学环节呈现情绪低迷的状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敷衍,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设置不明确,缺乏专业规划 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着目标不够明确、重复和漏洞兼有的问题,许多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涉及该专业的所有学科内容都安排进教学内容中,例如,高一一年,机电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工基础》《电工技能》《电子基础》《机械制图》和《钳工技能》等五门专业课。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习一些文化课,在这些课程内容之中,不乏重复和交叉。课程设置的不明确、不科学,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不够深入,缺乏学习动力。由于专业理论课安排过多,学生的实践机会被压缩到更少,对真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实践环节,明显不够重视。 (三)理实与实际脱节,实训缺乏科学性 许多中职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都是不同的老师,这种授课方式造成严重的理实脱节,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通过实践验证,而实践环节由于不受重视变得可有可无。一些中职学校受条件所限,实践课的教学缺乏相应的设备,或者设备的更新程度不能适应机电应用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的实践环节,很多本来应该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内容都由教师的演示所代替,学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锻炼,也就学不到真才实学。 二、改革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的措施与方法分析 (一)改革课程设置,体现专业化特点 学校应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根据当前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压缩教学科目的同时体现科目的专业化特点,例如,将机电专业的课程定位为三类,即电子、车工、钳工,对应的教学内容也以《电气控制与维修》《电子技能》《车工技能》和《钳工技能》为主,将教材内容中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授课时不作重复讲授。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以及评价措施,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双师型”人才 “双师型”人才是指既能教授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只有对教师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才能使专业教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发展专业技能,甚至要求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训,锻炼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开展第二职业的方式,将企业中的骨干技术人员引进专业教学中,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培养“双师型”人才改善教学过程中理实脱节的问题。 (三)加强实训教学,锻炼学生能力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决定了实训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校除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之外,积极拓展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目前,中职学校都会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但只有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实训作用。许多企业由于担心学生的实习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在给实习生分配任务时不会安排核心工作岗位,这就使实习生的实训失去了增长技能的意义。因此,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毕业生向企业进行对口输送,这样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就会更加用心地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总之,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现状还存在一些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中职学校和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以培养使用性的技术人才为标准,积极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们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安静雅.机电专业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6). [2]何娅娜.机械专业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